勋贵正守备、左守备、右守备。
正守备太监由南京司礼监掌印太监担任,左守备由南京御马监掌印太监担任,右守备由皇帝随机指派。
正守备文臣由南京兵部尚书担任,左守备由南京兵部左侍郎担任,右守备皇帝随机指派。
正守备勋贵由魏国公担任,左、右守备由皇帝随机指派。
如此一来,太监、文臣、勋贵相互制约,正守备、左守备、右守备相互制约,谁都做不到大权独揽。
大明之前就是太监、文臣、勋贵相互制约、共同守备南京,而正守备、左守备、右守备则属于朱祁钰的小小发明创造了。
因为平时瞎混,一个守备就够了,但是真正要做事的时候,一个守备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比如这次的大裁军,文臣守备中只有一个南京兵部尚书,就算再精明强干,也应对不了十万级别的军队整编。
而徐琦、轩輗、成敬分别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左侍郎、右侍郎,也是朱祁钰开始着手控制南京兵部的开始。
传完旨意,众人正堂叙话。
众人客套了一番之后,袁诚向高平问道:“高公接下来是回京复命,还是留在南京公干?”
高平笑道:“晚生受圣上之命,要去镇守广东、广西,同时出任监军,替圣上监督两广的兵马。
您也知道,广西、广东本就不太平,如今还要作为进攻安南的前沿,这趟差事不好当啊。”
袁诚连忙赞道:“呀,当真可喜可贺,一旦平定了安南,那就是盖世之功,高公前途不可限量啊。到时候还得仰仗高公多多提携。”
“哪里哪里,袁公取笑了。圣上时常提到袁公,以为守备南京、重整军备,非袁公不可。
晚生末学后进,只求安安稳稳完成圣上交办的差事即可,平南之策,尽在圣上神机妙算之中,晚生岂敢贪天之功。”
袁诚闻言大喜,高平这话,不就是说自己简在帝心吗。不管是皇帝真这么说过,还是只随口提过一嘴,高平就漫天吹捧,反正在场的其他人相信就行。
果然,徐琦的脸色紧跟着就变了。汤杰、胡瑄、成敬,再加上袁诚,四个简在帝心,那自己还反抗啥啊。
弄不好过一阵子,魏国公也回来了,那就更没意思了。
这就是皇权的力量,仅仅一道圣旨,南京的权力格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认清了形势的徐琦,只得暂时踏踏实实跟着改革了。
深受宣德、正统两朝皇帝隆恩的重臣,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宣庙传承给恭让皇帝的嫡系军队就这么被清洗掉了。
……
到了傍晚,百官结束了一天的劳碌,成群结队地走出大明门。
不止百姓喜欢看热闹,官吏同样喜欢热闹。
对金英、兴安的凌迟已经到了第三天,两位大太监的性命已然接近了尾声。
而杨埙,则已在大明门外跪了三天两夜。
百官围在四周,看了小半个时辰的热闹,金英、兴安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刀,在众人的起哄声中获得了解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