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朝堂之上
又是一个清晨,贾家的老爷们少见的大清早就凑到了一起,还都穿着公服。
昨夜,远在金陵的贾珲派了人过来传讯,要贾家带着门生故旧,跟着义勇亲王一起弹劾江南大营。
依照着他临走前的交代,这是拿到了扳倒忠信王最有力的证据了啊!
大半夜的贾赦就让贾政的几个门客替他们三个写了弹劾的奏章。
如今,贾赦,贾政和贾珍三位贾家的老爷人手一本奏章,严肃的上了马车,朝着皇城开去。
务必要一战定输赢!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只是清理忠信王势力的一个正当理由罢了。
有用,但不必要。
。。。。。。
由于不是初一,也飞十五,没有大朝会。仅仅只是常设的小朝罢了。
除了各部主官们和皇帝特意点名的人必须过来以外,来不来的可以自行抉择。
有事就来,没事就安安心心的上差即可。
当然,仅限五品及以上,以下的人也没有资格参与小朝。
应天门外,贾家的三位老爷正和老亲门生们说着话,商量着等会儿怎么来。
“荣伯,老泰山,各位老大人,孤有礼了!”
身旁传来一阵爽朗的问好声,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义勇亲王陈净远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
“臣等参见大王!”
贾赦等人连忙朝着他行礼。
“哈哈,不用多礼!”义勇笑着摆了摆手,让他们赶紧起来。
这些可都是他陈四爷的势力啊!
义勇也没有托大,反而是散发着如沐春风般的气息,融入进了众人的讨论中。
“呵,虚伪!”
一个身材消瘦的蟒袍男子一脸不屑的看向正在人群中说笑的义勇王。
“虚伪?怎么虚伪了?四哥不就是在很正常的说话吗?”一个长得和陈净远越些相似,却年轻一些的蟒袍少年一脸疑惑的看着忠信王。
“呵,堂堂亲王之尊,屈尊降贵进了一帮臣子里面,平白失了身份!就这样还聊得这么热情,背地里,肯定都不知道都多嫌弃呢!不是虚伪是什么?”忠信王冷哼一声,朝着少年说道。
“这…十四叔,你这说的也太牵强了吧?”少年一脸疑惑的看着正不知发什么癫的十四王叔。
“怎么牵强了!他就是虚伪,虚伪!”忠信王越想越生气,一甩袖子就远离了少年,朝着武班最前方走去。只留下一脸无语的少年站在原地。
“呵呵,小七啊,十四叔说的话,你就左耳进右耳出就行,他就是老窝被贾都督掀了个底朝天,偏偏合情合理合法,有气都没处撒!
也就只能朝着自己的侄子发发火了,若是贾都督在这,你看他还敢不敢跳出来?”一个富态蟒袍青年走了过来,看样子和陈净远差不多大。
五皇子,义孝郡王。
没什么优点,但也没什么缺点,思来想去就剩下孝能称赞一下了。于是就定了“孝”这个王号。
“知道了五哥,我不理他就是了。”少年看向忠信王的方向,撇了撇嘴。
七皇子义廉郡王,从小就喜欢往身边扒拉好东西,几个王爷结伴出行的时候一次都没有出过钱,被上皇赐王号“廉”。
“呦,都来看戏了啊!”身后,一阵浑厚的声音传到了两人的耳朵里。
两人连忙回头行礼。
“见过二位王兄!”
一个魁梧的留着胡子的蟒袍青年,带着一个脸上有一道从额头一直开到下巴右侧刀疤的蟒袍青年走了过来。
皇次子义康亲王,皇三子义仁郡王。
作为目前皇帝最年长的皇子,老二义康在上个月刚刚晋升为亲王。
“嘿嘿,都是兄弟,何必如此多礼。”老三义仁笑了起来,只是他那道贯穿了整张脸的刀疤却让他的笑容显得十分狰狞。
不过兄弟几个都是在军队里爬摸滚打过的,也没有觉得不适。
老七义廉甚至也想来一道。
“可不是嘛,昨夜建春门那边不是送来消息,说是贾珲的亲兵回城以后就直冲老四府上去了嘛!
呆的时间还不短,等到他走了以后不多时,老四府上就派出人手到处送信去了。
之后他又去了荣国府,荣国府也是派出去一波人手。
就这,我就知道今日有好戏看了!”老五义孝笑嘻嘻的朝着兄弟几个说道。
兄弟四个会心一笑。
“哈哈,见过二哥三哥,这是在说什么呢?”
义勇见到自家的兄弟几个凑在一起说说笑笑,有些好奇,朝着身边人告罪一声就朝着兄弟几个走去。
“哈哈,四哥,我们都在说今日十四叔要倒大霉了!”小七义廉心直口快。
“哦,对,是啊,十四叔可不就是要倒血霉了嘛…”听到这里,义勇也不禁轻声说了一句。
“嗯?老四伱嘀咕什么呢?”义康看着义勇,皱着眉头问道。
“啊,也没什么…”
义康还想要问下去,可前面却传来了纠仪御史高呼排班的声音。
应天门广场的声音顿时喧嚣了起来。
“哼,都愣着做什么?快去前头排班吧!”
义康斜瞥了义勇一眼,转身带着自己的同胞兄弟义仁朝前走去。
“呸!装什么装!真以为年龄最大就真拿自己当太子了不成?若不是大哥…”
“小七噤声!”义孝连忙捂住义廉的嘴,打断了他的话。
“小七你说话不看场合的?这么多人在这里,万一把你的话传出去,咱皇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非要传一个兄弟不合出来?”
“哼,我就是不服他!”小七义廉挣开了老五义孝的胖手,超着义康的背影瞪了一眼,这才恢复了平静,朝着前面走去。
“四哥,你看小七他…”义孝
“小七还小啊,又是被父皇母后娇惯着长大的,难免心直口快了些。好了,咱们快点入班吧。”话音刚落,义勇就拉着义孝朝着前面走去。
。。。。。。
净鞭三响,由于是常朝,也就没有奏乐。
也没有在明堂,而是在明堂后的开皇殿举行。
开皇殿虽然比前面的明堂小了不少,但装横更加华丽,更加的注重细节。相对的,也少了几分庄严。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明堂需要双膝着地正坐,而开皇殿则是人手一个小矮凳。
文班自然是以阁臣与六部尚书为首,武班则是以诸王为首了。
以忠顺、忠信、义康和义勇四位亲王为第一排,郡王们紧随其后,在剩下的就是还在京的勋贵武将们了。
今天来的人还是很多的,不单单是忠信的党羽和义勇的党羽,还有很多有能力得知昨晚贾珲亲兵入洛的大人物们也过来了。
看热闹!
众人正站着交头接耳之际,戴权那熟悉的声音传到了殿内。
“圣上驾到!”
众人连忙扶了扶帽子,抓好笏板,朝着皇帝躬身大呼:
“臣等参见圣上,唯愿圣上长乐未央!”
诸王也是躬身行礼,只是排在最前的亲王们的心中却是燃起了一片火热。
大丈夫当如是也!
身穿杏黄色常服,头戴翼善冠的皇帝走了出来,端坐于龙椅之上。
“诸卿平身,赐坐。”
“臣等谢圣上!”
一套标准的问候礼仪结束,百官们这才坐在了身后的矮凳上。
“有事启奏!”
“臣有奏!”
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
大齐也不例外,月初和月中的大朝会现在已经演变成礼仪场合了,主要用作册封、宣战、誓师等工作。
大部分的国事,其实都是在开皇殿里解决的。
剩下的军国大事,则是仅有几人的内阁和五军都督府和皇帝在别处开小会决定的了。
如往常一样,先是解决了一些常有的国事,救灾、贪腐、、开工程、小股入侵和财政拨款之类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皇帝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也十分的得心应手。
忠信王和义勇王十分默契的等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