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差不到那里去。”陈恒看上去十分胸有成竹,又猜测道,“就是不知道今天,是我们的话本名声大些。还是马大哥的事情,知道的人更多。”
总有人的看法别出心裁,好在他也只是自己嘀咕,没敢大声说让旁人听到。
伙计一听这个,精神头顿时上来,指着眼前的五十份报纸,扯开喉咙叫卖,“卖报咯,卖报咯。报上有元和先生的话本,只要五文钱。”
陈恒已经起身走到后屋,又端着茶水走出来。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扬州城内的活力也开始释放。
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何有山拿起木板敲在桌上,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朗声开口道:“话说巴蜀峨眉山,乃是蜀中有名的一个胜地。昔人谓西蜀山水多奇,而峨眉尤胜……”
“卖报咯,卖报咯,扬州小事全知道。”
与这名伙计相似的经历,也发生在王记书楼的跑堂身上。跟胡记书楼不一样,王记在扬州共有七处书楼,它们分布在扬州的各个位置。
有客上门,陈恒赶紧推着薛蝌上前迎接。薛蝌乐呵呵接过此事,朝着上门的老人问道:“老人家,我们就是景安报铺,你有什么事吗?”
差不多的时刻,扬州城内大大小小的茶楼,都有说书先生开始讲起《蜀山剑侠传》,他们当中有胡记书楼的人,更多的还是王记书楼养的说书先生。
“希望开个好头。”薛蝌有些紧张的搓搓手,有些不甘道,“要是人再多点就好了。”
老人扬起手中的报纸,指着它说道,“你们报铺说,可以免费刊登租房,此话可当真?”
何有山走进茶楼时,又看到久违的满满当当的人。他如今已经带上徒弟,身旁容貌清秀的孩子,在老师刚坐下后,就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家伙什。
陈恒跟薛蝌坐在铺内,听着远去的叫卖声,忍不住相视一笑。
“这种大好事,老夫怎么可能不知道。”何有山从徒弟手中拿过报纸,“伱们瞧,我手头刚好有一份路上买的,诸位有人买了吗?”
一共十个布袋,每个布袋放着二十份报纸。
《蜀山剑侠传》相较起《聊斋志异》,在语句上更显通俗一些。虽然开篇不如《聊斋志异》那般诡谲惊奇,可这样平顺直白的叙事,也是许多茶客们从未碰到过。
有客人看何有山还在不紧不慢的泡茶,忍不住急问道:“先生,先生,你不知道元和先生又出了新话本吗?”
这些人头一次听到这样方式,自然积极的很。
巳时过了一半,类似酒楼、书楼、五金这样的铺子,也逐一撤下门板。
“也不知道这媳妇,到底长着什么模样。”
这些人你一言、我一语,可把没看到报纸的人急坏了。要不是眼下茶堂内坐满人,怕是要当场下楼去买份报纸回来。
王伯介绍的这批人,都是久在市井闯荡。一个个虽说不上机灵十足,可与人交谈起来也不会露怯、不敢舍下脸皮说话。
大家都是捧场的老客,何有山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笑着点头。
茶客们岂有不答应之理,只是眼下等着也无聊。索性几个人凑在一起,将买了报纸的人围在中间,一同看起报纸。
“不要急,这才第一天嘛。”陈恒安慰着对方的情绪,“再说今天的重头,也不是在我们这,且看胡大哥他们那边吧。”
这一看,他们很快发现报纸右侧的事情。
陈恒亲手操刀的内容,在保证事情原委的情况下,遣词造句俱是一流。
陈恒跟他们商定过,只有把手上的报纸全卖完,才能来铺内取新的。
每卖出两份报纸,他们就能从中获得一文钱。
等到伺候好老人,让他留下自家屋子的各种情况和费用,两人又恭恭敬敬的送走对方。
可才送走一个老人家,很快又有数人拿着报纸跑进商铺内。
两人这才想到自己失算之策,相互苦笑,怎么就忘记给店里请个伙计了。
今天更新稍晚,不过不要急。还是三更哈。每天固定三更。
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三更不会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