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话是这么说,但懂点古玩常识的都知道:只要东西不离手,就算是天大的漏,别人也不能乱张口。
不只是古玩,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也和行规不行规没关系,道德良俗就是如此,包括法律都认。
所以这和明抢没什么区别,销售员刚要说话,却被拦了一下。
李定安惊奇的看着抢着买竹筒的客人:你就没注意听我刚刚都说了些什么,就记住了最后的袁承焕和洪承畴?
那你倒是查一查啊,都不确定我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你就抢?
不看于徽音,咬着嘴唇,脸都快鼓成了包子,马上就能笑喷。
看来真就是外行,别说古玩了,连历史都不怎么懂,就顾着捡便宜……
惊讶了好几秒,他才叹了口气:“老板真想要?”
废话不是,这样的东西才三万六?捡大便宜了……
“当然!”
“这可不是铜,而是纯金,不过年代过于久远,包浆太厚,所以看着像是铜。”
几位客人先是松了一口气:果然是他胡编的,差一点就上当。
你倒是说一说来历啊?
看看标签,确实标有价格,又写了物品是金壶。另外有一张实验室的检测证书,年代为明中期,但并没有写来历。
“行!”李定安把东西往前一推,“付钱!”
当然,三天之内可以退换,但手续麻烦是一方面,关键是后面就不让进了,而且传出去也丢人不是?
都到这会了,谁还敢要?三万六说多不多,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这位这么好说话?
这可是眼睁睁的被人截胡,搁一般人早吵起来了,说不定已经开始捋袖子,准备开干。他倒好,不但不生气,还笑眯眯的?
怎么可能?
不就是三万六……
再往下还有字,只有四个,但更小:金马老翁。
再一想,这可是官方主办的展览会,敢耍横,等着进局子吧……
听到这句,还跟着的那几位心理倒是平衡了一些:还好,才十几万……
“好嘞……李老师稍等!”
李定安摇了摇头:“不知道,还要考据查证,但肯定有关!”
于徽音看了看,委实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又琢磨了一下:前十六个字像是生平,后面的金马老翁,更像是名号。
李定安依旧笑吟吟:“可能是我记错了!”
于徽音点点头,又小声问:“很值钱?”
“哦……是蜡斗,也叫漆炉……用来融炼密封信封的石腊或火漆!看这底座,其实是个炉圈,可以架在油灯上,也可以在底下点一截蜡烛……看这个环,上面应该还有一根蜡签:一头是钩,用来提壶梁和壶盖,一头是铲,用来涂抹融开的腊或漆,不知道怎么丢了……”
“那买不买?”
但印象中,不记得谁叫这个名字?
所以,要么就是这东西有来历,要么就是这位在挖坑,哄着自己上当。
中间还有好几位……意思就是,时间对不上?
这特么的,不是套路是什么?
他果断摇头:“我不要了!”
销售员都呆住了:他一临时工,连大学都没读过,哪知道什么萨尔浒之战,袁崇焕和洪承畴又各是哪一年镇督辽东?
介意就更不可能了:东西卖出去,他也有提成不是?而且他眼睛也没瞎:李定安摆明是在照顾他。
让我等着的多了去了,先排队吧你!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瞅了瞅后面那几位。
李定安笑了笑,把东西放在柜台上:“包了!”
“一般吧,涨十倍不至于,但十万八万还是有的。”
李定安笑着,把东西递了过去,于徽音刚刚接住,手就往下一沉:好重……至少有两斤。
明白了:还没死心。
也有点怀疑:不会是想哄着让自己上当吧,不然他直接付钱就行了,为什么讲那么清楚?
早防着呢,他刚冒出来的时候,销售员就预感到会发生冲突,当即给安全组的同事发了短信,人早就来了。
两人身高体壮,神情冷肃,大有一言不合就出手的架势。所以脏话都到了嘴边,硬是被他咽了下去。
李定安也懒的理会,提着袋子又看了起来。大概五六分钟,他又指了指展柜,让销售员又拿出了一样东西。
几位客人也是一脸懵逼:毛文龙又不是什么小人物,和之前说的袁崇焕、洪承畴有什么区别?
更说不准,毛文龙就用这只邮筒装过写给杨镐和王化贞的信,而且不止一封……这两位同样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而且这东西又是用来“飞报军情”的,十有八九就和萨尔浒之战有关……算下来,不比之前说的还有价值?
真的,越想越后悔,感觉肠子都青了:李定安问他们要不要的时候,为什么要摇头?
“当然不是,不然上面刻的就是他的私人印记了,也不可能只卖三万六……而且这是公物,他至多算用过!”
“当然!”
霎时就怂了好几分,而且也确实是自己不占理,心里顿时就有了脚底抹油的念头。但临走时,他还是恶恨恨的指了指李定安:“李定安,你给我等着!”
这就很搞笑了:伱要抢我东西,还得让我给你解释清楚?
废话不是?
这位立马不吱声了:也对,人家又不傻。
销售员也算是听清楚了:有镇辽总督这个官职到接官亭失守,就只有三年,这只竹筒上既然有‘镇辽’与“接官亭铺”的火印,肯定是这三年之内造的。而这期间,接官亭铺的主官就是毛文龙,想和他没关系都不可能。
几位捡便宜的则面面相觑:不是套路么,他怎么又买了?
难不成,又被他忽悠了?
“那好!”李定安点点头,往前一推:“包了!”
只算黄金价值,也才五十万,如果只是明朝的东西,感觉还是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