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杜杲为淮南西路制置使兼转运使、沿江制置使、知安庆府。
这会听到叫他,他也只好站出来:“臣在。”
葛洪可没想到自己突然成了枢密使,但他不是史弥远的人,为官也比较清正,但又比较聪明,史弥远得势时,他可没得罪史弥远,现在皇帝得势,他当然顺着皇帝。
就在他内心纠结痛苦又害怕的时候。
当天皇帝不知发了多少圣旨,除了京师中文武官员的调动。
“周旦,郑清之。”
全勇不客气的上前,在史弥远身上搜出另一个兵符。
五个左兵符分别由李平夏,全勇,杨跃虎,冯德山,李平虎五人先拿着。
赵与芮心中也缓缓舒了口气。
甲兵们一边跑进来,一边有节奏的大叫。
所有人现场办公,效率极快。
“哗察哗察”声音越来越近,很快到了殿外,接着李平虎,全勇全身披甲,带着大股精锐冲了进来。
很快,天佑赵宋,陛下万岁的声音冲进南宫门。
以李平夏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杨跃虎、徐有忠等一些原皇城司的将官,纷纷转任禁军统制。
所有右兵符被收集到皇宫皇帝这里。
但王斌和方刚都不在,他们的部下都看到大庆殿门口台阶上尸横遍地,到处有人被捅倒,俱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控制住现场的人,不等于控制住大宋天下。
“殿前司前军正将徐丰年、步军司威武军正将叶春雷手上。”
“天佑赵宋,陛下万岁。”
包括,调崔与之安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
当天赵与芮就直接在大庆殿办公,当着上百文武官员连发四十六道圣旨。
葛洪刚才没站出来,但也没支持皇帝,保持了中立。
对方全是青壮,又是匕首,他们手无寸铁,这让他们近身一阵捅,会死的很难看。
郑清之和周旦两人现场写圣旨,写完后当场盖印,然后拿着另一半兵符和圣旨,直接出宫。
宫门外面,李平虎已经安排步骑守着,但内部还要清理一遍。
迁薛极为中书令,升乔行简为中书侍郎。
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一股是王斌和方刚的皇城司的人,还有一股是杨跃虎、徐有忠等的人马。
该用印的全部用印,无论是枢密院还是中书省,或者皇帝皇太后。
没有人会冒着造反和杀头的威胁出兵的。
此时史弥远就知道,大势已去。
枢密院主管武官,中书省主管文官,这两个部门的长官第一时间全被赵与芮当场换了。
皇帝无视众人,一道道圣旨不停颁出,短短半个时辰,写了几十道圣旨。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隐隐感觉到赵与芮的可怕。
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但南宋有名无职,中书侍郎是副长官,却真正掌握本省职权。
李平虎手持圣旨和兵符,边冲边叫:“奉陛下圣旨清君侧,诸兄弟放下武器,不然格杀勿论。”
崭新的札甲,明亮的兵器,精锐的兵士。
调强勇军指挥余玠到建康侍卫马军司。
原本陆续有皇城司的人从四面八方过来,但李平虎和全勇的甲兵一进,皇城司不是杨跃虎的人,立刻一哄而散。
除非这时有人铁了心来营救他们,不计后果的起兵出击,但在南宋此时,基本不可能。
更换完毕后,各统制统领级以上手持枢密院的文书、圣旨各着一队亲兵奔赴禁军各营,接管各营。
所有圣旨写完之后,李平虎回来汇报,外面的兵符都收回来了,京师目前稳定,各营都在自己驻地,临安城各大城门,尽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以全勇提举皇城司,李平豹、陈峰、毛同为提点。
他神色复杂的看着赵与芮,不敢相信赵与芮能谋划出这种事情来。
召峡州兵马监押兼在城巡检孟珙进京。
另有圣旨规定,以后兵符和唐以前一样,放在皇帝这边,不再放枢密院。
“葛洪,另两个左符(兵符)在谁那里?”
宣缯为尚书令,等于也是有名无实职,陈贵谦为左司朗中(左司管吏部、户部、礼部),陈贵谊为右司朗中(右司管兵部、刑部、工部。)
这两职位之前是余铸和林介,又称都司官,是南宋极为重要的权力部门。
冯德山为步军司都指挥使,兼定海水军统制。(水军有统制,这代表着定海水军后面可能扩军,兵额可能破万)
然后殿前司统制十三,统领二十一,侍卫步军司统制级五人,统领级十人,共四十九个高级将领,全部在现场,被更换一半,另一半也是瑟瑟发抖,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
赵与芮把他们都封在皇城,用最快的速度,连连颁布圣旨和军令,完全控制了皇城。
全四、李平豹他们,一部份手持兵器围在皇帝四周,一部份堵在门口,还有一部份站在殿中诸武官身后。
大伙在现场默默看着皇帝一道道的发下圣旨,表情怪诡。
赵与芮大声道。
天黑之前,赵与芮基本稳住了京师,下面就是要稳住地方各位大佬。
但地方大佬们,主要是前线及西北方向的,两浙江两广等地比较简单。
他的圣旨今天下午就以八百里加急奔赴各地,不出意外,各地接到圣旨后,会陆续做出反应,也不知道京师发生了什么变故。
就算知道了,谁又敢违背圣旨?
整个下午,赵与芮在京师接管禁军,更换部份皇城司和禁军,所有官员都关在大庆殿不能动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