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将奏疏递给身边的内侍高野,由高野递下去,让众人传阅。
不多时,奏疏重新被放回龙案。
太子杨昭神情着急道:“铭弟这是要干什么?这种事情他怎么敢提出来?”
杨广眉角一动,瞥了长子一眼,随后望向众人,道:
“你们怎么看?”
宇文述站出来道:“秦王糊涂,满纸荒唐言,此事就连三岁小儿,也知行不通。”
“荒唐?”杨广皱眉道:“你是说,朕的儿子荒唐?”
宇文述一愣,赶忙下跪:“臣知罪,祈陛下宽恕。”
张衡见状,下意识与一旁的裴蕴对视一眼,他俩算是看出来了,皇帝似乎觉得秦王这个法子不错。
暂时免除奴婢、部曲的授田两年,这可是针对整个关东的门阀士族,抗力可想而知。
来护儿刚刚返朝,就听说秦王杨铭在朝堂中枢声威极高,可惜未曾谋面,今日得见奏疏,不由觉得,秦王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杨广冷哼一声:“吾儿所言,皆为国所虑,为朕所忧,洛阳工事,粮食补给不足,是你们出,还是朕出啊?”
裴蕴赶忙站出来,道:“秦王所奏,治国之言,臣以为,此策可以推行。”
杨昭愣住了,伱这是干什么?如此大事,岂能因父皇一语便转换立场?这不是坑我弟弟吗?
此策若是推行,关东豪族必然视铭弟为眼中钉。
“父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多加商议,洛阳的供应肯定不能断,但或许有其它法子,”杨昭道。
杨广心内叹息一声,真要有其它法子,你弟弟也不会用这个办法。
“杨约呢?他怎么还没有痊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的都不敢说话。
杨广皱眉道:“到底怎么回事?”
最后,还是杨昭站了出来:“回父皇的话,今晨大姑母率人去了越公府上,鞭打杨约,听说杨中书又下不了床了。”
杨广无奈的摇了摇头,怪不得一个个的都不敢说,原来事关阿姐。
大哥杨勇的死,阿姐一直都耿耿于怀,明知是自己授意杨约做的,却故意装傻,将冒头指向杨约。
虽然是替自己开脱,但你这闹得也太大了。
罢了罢了只要她能消了气就好。
没有杨约这个知心人,杨广只能自己来了,于是他道:
“洛阳粮食问题,迫在眉睫,为生民计,朕实无时间以拖延,就按秦王所奏,略作修改,暂时在河南推行,为期两年。”
“懋世(虞世基字)草拟旨意,等朕御览之后,即刻传发河南各地,务保洛阳供应。”
“臣遵旨,”内史侍郎虞世基,着手草拟圣旨。
“还有,”杨广突然看向众人:“此策虽秦王所奏,但诸卿切勿传扬出去。”
这句话,等于是主动替杨铭顶了这口锅,老子替儿子给挡下了。
杨昭也松了一口气,父皇终究还是庇护铭弟的。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杨昭笑道:
“铭弟虽然在运河的事情上,没有支持父皇,但终究心里是为父皇着想的。”
杨广淡淡道:“仁寿宫,没有老三,咱们一家子还不知道会如何,这孩子虽然顽固执拗了一些,但只需慢慢纠正即可,他能独当一面,朕还是欣慰的。”
说着,杨广的眼神上下打量了长子一遍,皱眉道:
“你似乎又胖了许多,饮酒要有度,闲时也出去骑马游猎一番,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
“是是是,”杨昭赶忙道:“儿臣一得空,便出城耍一耍。”
杨广没好气的摇了摇头:“老二也是仗着离朕远,在下面沾惹草,胡作非为,你要多管管他。”
杨昭点了点头,道:“必当时时规劝。”
免除奴婢、部曲授田,这么大的事,杨广都没有经过朝会,而是只跟几个心腹商量之后,便下了诏书。
当苏威高颎他们知道后,圣旨已经送往河南了。
尚书省的权利,在杨广继位之后,遭到极大削弱,六部尚书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好像谁跟皇帝亲近,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