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两朝外戚
这次的河东之行,让杨铭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他是第一次离开京师大兴,来到这样一个在大隋还算是比较繁华发达的郡城。
和大兴相比,河东真的是一个非常穷的地方,也许正如杨丽华所说,如果杨铭一直待在大兴,会被逐渐腐蚀,对权力生出渴望。
这是事实,住惯了大兴那样的地方,实在接受不了小县城。
但命运如此,他是郡王,将来是亲王,必须就藩,京师不是他该呆的地方。
正如蜀王杨秀,汉王杨谅,非征召不得入京,老三杨俊挂了,他们都不能回来看一眼。
而李渊和房玄龄这样的人,却是一门心思想要从地方混进京城,
当然,李渊心里也清楚,将来他还得外放出去,不过要等到他再往上爬一爬,等到够资格外放个刺史的时候,他自己就会想办法。
翌日,杨铭返程离开,窦庆等人一直站在城门口,目送着杨铭的车队消失在视野。
窦庆找人打听过,李靖之所以能够担任河东郡丞,就是杨铭跟吏部打的招呼,所以他一直以来对李靖还算不错,也没给他穿过小鞋。
当下的他就更不敢了,因为他已经从大兴那边得到消息,晋王将来贵不可言。
这个时候,除非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去得罪杨铭。
“这几日辛劳药师了,走,去我府上喝一杯。”
李靖当然不会拒绝,笑道:“窦公请。”
太守府,窦庆与李靖相对而坐,令身边侍女为其斟酒,笑道:
“药师与河东王殿下相交多久了?”
李靖道:“算起来,也有近两年了。”
两年不短了,人家深居皇宫,养在圣后膝下,都能与你有两年之交,可知关系不同寻常,
于是窦庆试探道:“药师近段时间,可从京师风闻什么?”
“京师?”李靖摇了摇头:“只是听说上一任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刚刚过世。”
他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窦抗又道:“晋王滞留京师已有半年,药师怎么看?”
李靖闻言皱眉:“难道其中尚有内情?”
窦庆捋须笑道:“藩王无征召不得入京,晋王虽因吊唁太子妃而来,后又领兵北上携大胜而返,但眼下实不该滞留京师这么久,再者说,蜀王汉王都没有入京吊唁,为什么偏偏只有晋王?”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啊,李靖实在是资格不够,所以事关上层的事情,他是没有消息来源的,
不像窦庆,人家是外戚,哥哥窦抗,还给杨坚当过千牛备身。
不过李靖也从对方试探的话语中,大概听出一些问题,晋王本是扬州总管,镇守大隋南方,都督四十四州诸军事,如此关键位置,确实应早早返回封地,长期滞留京师,事出反常,必有大事发生。
他心里也好奇,于是小声道:“还请窦公解惑。”
窦庆现在有心巴结杨铭,所以当然会对李靖这位杨铭眼里的红人主动示好,于是模棱两可的回答道:
“河东这样的小地方,恐非河东王久居之地。”
李靖一愣,随即在心中慢慢品味这句话,杨铭是郡王,河东乃富饶之地,怎么能说小地方呢?
在大隋,比河东更好的藩地,属实不多。
而窦庆方才又拿晋王滞留京师说事,难道
李靖虎躯一震,不可思议的看向窦庆。
窦庆看得出,对方这是心领神会了,于是举杯道:“窦某日后说不得,还要向药师多多请教啊。”
“不敢不敢,”李靖赶忙举杯,心中的震惊实是无以复加。
常闻太子失宠于二圣,但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一天.
太子可是嫡长啊,虽有过失,应不至于此。
这么说,杨铭未来会是
杨铭这次返程,还是走蒲津渡,本来打算绕个远路往北去龙门渡瞧一瞧,但眼瞧着似乎要变天,所以最好还是趁早过了浮桥,免得水位一涨,就过不去了。
蒲津渡和龙门渡,是山西入京的两大关口,当年李渊父子造反,如果打不下霍邑的宋老生,那么他们父子只能南下寻求出路,或与李密的瓦岗结盟攻打洛阳王世充,或者与河北窦建德结盟对付李密。
总之,只要他们过不了这两个渡口,晋阳也是保不住的,因为突厥和刘武周会突袭晋阳。
他们必须找人结盟,否则河东的屈突通看到他们南下,必会一路衔尾追杀。
其实霍邑之战,宋老生只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不该被诱出城,只要不出城,背后一河之隔的龙门关,自会有援军解围,不需要多少,一两千人足矣。
不要太看得起李渊父子,他们那会没多少兵,说他们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