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资本家的心,果然都是黑的
解决锂枝晶问题的关键,落在了电解液中一份常见的添加剂上。
这个答案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毕竟工业界和电池行业,一直以来都将解决锂枝晶问题的目光放在了人工sei薄膜或者电解液的锂盐上。
在大部分的专家或研究员看来,这两材料才是关键。
若非是带着二十年的眼光和经验回来,徐川也不会径直的将目光锁定在电解液上。
常话说的没错,越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越是可能滋生出最致命的东西。
碳酸乙烯,这种作为几乎所有锂离子电池中都会添加的材料,对于锂电池的提升很大。
只是,它可能也是造成锂枝晶问题的罪魁祸首。
更换了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后,徐川对手中的新电池进行了多种测试,也同步制造了数份新电池,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材料,来对之前的判断做一个验证。
最终的实验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添加剂的确会影响到的新型人工sei薄膜的工作性能。
其中碳酸乙烯、烷基磷酸酯等材料尤为严重。
而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添加剂相对较轻,其中性能最好的氟代烷基磷酸酯甚至能让库伦效率达到99.98%。
这一数据,足够让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提升到四位数千次以上。
这和目前的锂电池五百次的标准充放电次数相比,提升了一倍都不止。
但与此同时,更换了碳酸乙烯后,锂电池的性能,从电池容量、到充电,放电速度、到电解液的活化性能都有了明显程度的降低。
其中库伦效率最好的氟代烷基磷酸酯在充放电效率上直接就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且外界温度越低,充放电效率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而但温度过高时,电解液的不稳定性又会随之增加。
如果温度过高,电池会出现鼓包、膨胀等现象。
尽管目前的测试中暂时还没有出现自燃、爆炸等问题,但徐川知道,随着时间和测试次数的增加,如果利用氟代烷基磷酸酯代替碳酸乙烯的话,这些问题都会出现的。
他可不想自己研发出来的电池,能堪比某星公司。
随时随时会爆炸自燃的电池,容量再高也没什么用,安全性能根本就过不了关。
寻找一种能代替碳酸乙酯的添加剂,成了川海材料研究所目前的重点工作。
于振和叶赞手中有关人工sei薄膜与电解液研发都暂时停了下来,进入了这一工作中。
而实验室中,包括那些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有能力单独进行电池实验的,徐川也两两一组安排了实验。
相对于正式研究员来说,这些人的能力还是欠缺不少的。
不过能读到博士生这一阶段,基本也不会太差。
这些人可以作为川海材料研究所的班底进行培养,徐川也不会吝啬自己的资源和金钱。
而对于这些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喜了。
毕竟有实验才有数据,才能有成果,才能毕业,才有资历.
“老板,这是这些天各组人员的实验结果。”
实验室中,樊鹏越将手中的资料递给了徐川,同时简单进行了一些陈述:“按照你的要求,实验室七组人员,对总计一十四种不同的碳酸乙烯替代品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中,最好的两种材料分别是氟代碳酸乙烯酯和三甲硅烷亚硫酸酯。”
“这两种材料能在较大程度上和目前的人工sei薄膜相匹配,在替换后计算得出的库伦效率分别是99.645%和99.721%。”
“但与此对应的,这两种材料替换进去后同样有自己的缺点。”
“比如氟代碳酸乙烯酯替换后出现了充放电效率降低.等问题。”
“这些实验数据量比较少,只能做一个初步的参考,毕竟我们的时间不够做完整的实验和测试的。”
“此外,一些安全方面的检测也没有做.”
实验室中,徐川从樊鹏越手中接过这些天以来的实验数据,一边听着他的简述,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资料。
从十一月初发现碳酸乙烯是导致锂枝晶和析锂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川海材料研究所就在不断的对其进行实验。
尽管时间很短暂,只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但在有目标,人手设备足够的情况下,足够他们实验不少的新材料了。
当然,这些天的实验和检测都不太完善,也不是很正规。
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适配性、电池的安全性能测试等之类的问题都没去考虑的。
不过相对比这些问题来说,找出一种能够代替碳酸乙烯的添加剂,更重要一些,至于其他的东西,可以在后面来慢慢的完善。
徐川想要在十二月十号去瑞典领奖前搞定这个问题。
弄完后,去领个诺贝尔奖,等从欧洲那边回来后,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项目那边对两种防护材料的测试也差不多完成了。
这样一来,诺奖后的时间他就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到核能项目上去了。
只是从目前的进度来看,这一愿望,大概很难实现了。
测试的十几种添加剂,目前来看没有一种很合适的,基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如果抛开锂枝晶和析锂问题,碳酸乙烯还真是所有添加剂中性能最优秀的一种。
“或许可以稀释一下碳酸乙烯的浓度试试?亦或者找一种材料中和一下?”
翻看着手中的测试报告,徐川脑海中浮现出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碳酸乙烯在未来依旧活跃在未来的锂电池中,肯定是有它的作用的。
“如果能找到解决碳酸乙烯导致析锂问题的办法,或许碳酸乙烯还有它的另一个作用。”
忽的,徐川脑海中浮现出了另一个名词。
“计划报废!”
所谓的计划报废,指的是工业上的一种策略。
即产品供应商有意为产品设计有限的使用寿命,令产品在一定时间后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