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9.82章 清晰的过程,神秘的结果
北极圈战役中,让伊甸亚诞生时的肮脏的原罪,通过伯利恒科技以最癫狂的姿态显现时,遍地绿晶体失控在魁北克打得山峦内树立起动辄几十米出晶体。而当地被寡头控制的喉舌们,在宣扬共存理论。
目光转向神州。
从秦统历2288年开始,到2294年,神州的航天项目,小步慢跑发展了足足五年。以天基战争为目标的载人航天科技已经达成。
这在所有主世界记录的临近位面科技时代,是完全空白的领域。
主世界近古时代没有,其他科技位面也找不到资料。
卫铿是找了最基础的道路“轴”了下去,中人之姿的卷,恰恰是“天才们”不愿意做的。
在这个拥有超时空粒子位面,主世界的很多科技的门槛都很低。例如核聚变能在重型载具上实现,能量防护以纳米防护场为代表可以轻易地在空中和海上单位构建。
在科技门槛低的位面,大部分主世界的穿越者都没想过要搞比主世界更复杂的东西。
可以这么说:主世界的技术人员在科技研发中付出的耐心,就是穿越者在低科技门槛位面推动文明走向更高的门槛。
现在这个神州位面时空,文明突破了这个门槛。
比起大型机甲机器人。这些主世界近古时代无法实现,但在这里只需要天才发明家拿出方案就能突破的尖端科技。
依靠对中人之姿的组织动员,在载人航天和导弹这类传统攻防科技树上,反倒是时震位面稀罕的方向。因为这需要放下天才之心、未来视的傲慢,硬生生和对手内卷。
现如今这条时间线上,多年的技术积累攻坚,都是足以骄傲历史,非文明上下有彻底变革的决心而无法诞生的。
~
在近古时代,主世界的导弹只要稍微多变几个轨道,亦或是增强耐热层,并且让导弹能够自旋,就能抗住拦截手段。但仍属于“弹头”。
所以近古后期‘攻大于防’已经毋庸置疑,并且拦截成本一直是高于发射成本,所以主世界近古时代并没在这方面展开攻防竞赛。
所以主世界22世纪前,近地太空飞船没有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作战平台。
~
炮弹和飞机是有本质化区别的。载人航天和无人航天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无人化或许能在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领域做得比有人要好。但就是那百分之一!就是经验总结,能让航天有着深入发展的可能。
炮弹,发展目标始终只有打的准,打的快。
而空间站这类大型平台的未来,可以如同旗舰一样,不但可以承载武装,还可以一步步发展成综合信息指挥的能力,这是无人航空无法前进的方向。
【任何系统发展,都是需要工作来推进,而任何工作都需要人来做,而人必须要有工位才能干活。
关于这样一点,白灵鹿和秦晓寒团队中那些监察者们用看似埋怨,但是实则炫耀的凡尔赛语气叙述道:“明明掌握着最强的灵能,轻松就能镇压世界。却硬生生地搞最麻烦的道路,真是傻得我们没办法呀。”】
~
2294年5月,神州方面再次进行了五次高强度实战演练。
以卫铿为首的太空航空兵驾驶着飞船引导飞弹集群,飞跃赤道,与天竺洋神州方面的部署的海基、陆基、天基的联合反导网络,进行了高强度对抗演练。
在实兵演练中,其总结了大量对抗经验,例如雷达什么时候开机,什么时候调整波段。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开始,就让技术变得复杂起来。
如同近古时代无人机空战发展一样:航模和智能芯片,主世界的人在二十世纪末期就会制造了,但是要真的进行蜂群对战,将人机经验完善,且让六代机信息链条完善,这才让无人机如同二战后的航母一样走上了舞台。
5月23号第四次演练中,演习从陆地对海,转变成了海对陆。
白色的火箭从天竺洋海上机动发射场起飞,然后沿途直接穿过高原的复杂拦截区域,随后向北穿梭,预定的落点目标是岭北北海湖的东侧基地防御圈。
在发射十五分钟后,将与离州的反导雷达进行对抗,相关的拦截弹弹头也将发射(这些动能弹头有自毁系统,防止最后阶段误杀太空穿梭艇)。
太空穿梭艇要做到的就是在十五分钟内进行数万次操作,确保八十七个虚拟的弹道导弹弹头不被反导系统发射的弹道导弹拦截。
而地面的粒子炮和激光反导网随后会加入拦截。对于这样的威胁?
经历过圣剑位面后,卫铿在太空作战中存在这样的经验,“出剑要快,反击要比被动叠防更有效”。
你敢反我的导弹,我就反反导。不但要反反导弹,还要以天空中集群优势,逐步对地面一个个地区的独立系统进行压制。
~
在实兵对抗中,整个西神州每次都调动了五万人!
这其中包括:
在进攻方面的,上千组弹道导弹发射的统一校正,前沿起飞的超音速战机对弹道导弹的领航,以及地面地煞检测部门对数千发攻击导弹时差不过三秒的复核。确保空天飞机上的四位领航员操作的系统完全正确。
这一线技术人员的人数就超过了三千人,后勤技术准备人数是十倍。
至于防御组方面,也是调动了四十五个基地组成联防网络。对于这些旅团来说。如此对空天突袭的防御,远比打常规战役要累多了。
~
在科技战争中,当攻防互卷到了极点后,人员规模将重新变为胜负关键。
当攻击方重新找到一种有效的进攻方式,通过调集三万人精密协调工作,在极短时间内压垮防守方旧的运算反击模式。
防守方就再也无法,通过几百人找到一种智能防御系统拦截手法,也必须投入同样多的人力和相同的协作精神,来内卷式针对。
眼下神州这种导弹突防,
每一个地区的防御在数秒钟内,被从天空中先发制人爆射下来的高能光束打击崩溃,然后就是多达数十秒的信息混乱。
用进攻方沈纵云的话来说,这是数秒定生死的战役。
而主持防守方的徐河,则是屏住呼吸:“这样数万人半个小时内,以秒为单位对命令的精确执行,是这个时代最强的进攻。”
~
回顾整个研发历程,西神州对这项工作,已经达到了三千家企业,四十三万名技术人员。
但牺牲也是存在的。
在六十七次飞行中,四位驾驶员在长空中化为火焰。
这一切都是,这项技术在历史中出现的门槛。
~
最后的这几次演练,虽然弹头不是百分百的能突破,也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重要战略目标全部被打击到了。
并且在演练中最后完成了一些体系的微调。
例如雷达系统的波段还是可以优化,而弹头集群的阵列,在排布上可以更加随机一些,消耗地面更多的锁定时间。
5月26日,当卫铿从乘波体飞行器下来后,来到了整个项目的中心,签下了最后“技术已经能进入实战”的字。这是沈纵云的团队中最后审核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