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我是曹老的接班人
圆滚滚的胖大叔这话用心不纯。
他主要目的是用土味情话,拍老婆马屁,哄太太开心了批准能多啃两个鸡肉饭团。
但也是朴实直白的对画家生涯的概括。
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曹轩老先生的弟子。
在艺术圈子和媒体报刊里或有意或无意“关门弟子”和“曹轩接班人”这个概念的营造下。
这次香江拍卖会以后,唐宁已经是师兄妹中,身价最高的那个了,能顶n多个林涛教授。
唐宁的绘画技法真的比年纪能当她爸爸的林涛更好嘛?
就算更好?
又真的能好出几倍的差距来?
当然不可能。
光是唐宁小师妹是亚洲艺术圈眼里曹轩的最小的关门弟子,拥有这份厚重的特殊含义。
镜头里的唐宁鹅蛋脸,下巴微圆。
曹轩就像是她的爷爷,唐宁就是像曹老爷子的亲生孙女。
师徒三代手拉手就直接能见到梵高了,在美术史上这种事情都找不到第二桩。
这份荣誉对美术从业者的意义,不逊色于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甚至会更重。
和《油画》杂志社的所有编辑一样,记者本人就是位履历雄厚的艺术评论家。
不服?
“没错,当年的事情真是很遗憾,没想到让您记挂了这么久。”主持人苦笑。
圆脸女艺术家的脸上浮现出了自信和骄傲,她轻声说道:“一定是我,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27岁获奖。
唐宁也是和曹老先生最亲密的一个徒第和晚辈。她还是个小丫头片子在地上乱跑的年代,就被家族长辈送入了曹轩宗师的门下。
“这当然是很伟大的成就,但是老头子一直私下里说,这是因为他活的最长。不过,别误会,老师当然是比达利和安迪·沃荷都伟大的艺术家,一百年后的人们会明白这一点的。”
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您说传承十九世纪光绪年代绘画技法,不,这个说法错了。”
记者能采访到艺术家本人的机会并不多。
唐宁淡淡的说:“这是你们损失。”
这种身份带来的巨大优势和画技无关。
谁知,唐宁竟然摇了摇头。
整个亚洲文化界,把所有对于百岁大宗师文化传承的厚望和期待,全部都寄托在了这位女画家身上。
本来记者认为,答案已经很明显了,这只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回答。
唐宁曾经距离打破这个记录只有一线之遥。
比如班克斯就是《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强大、霸气、自信。
她21岁的时候,获得魔都美术双年展的金奖,油画差一点就选择了她作为当时的封面人物,采访都采访完了。
女画家混成枣核空间画廊的安雅女士那样,就已经是最成功的万分之一了,唐宁现在的身价却是对方的将近100倍。
这就像林涛教授要是跟别的普通画家相比,也同样享有天然的身份优势一样。
她抬起了头,直视着镜头:“这个说法没有错。”
从社会地位上来说,唐宁已经是师兄妹中成就最高的那个。
“唐宁小姐,两个月前我们在伦敦才刚刚见过面,不过以《油画》杂志社编辑的身份采访您,若是没记错的话,那应该已经是六年前在苏杭水乡了?”
唐宁的师公是晚清光绪年间成名,曹老先生也和唐宁一样,是他那一代的师兄弟姐妹里最小的一个。
在完整的封面长篇报道放出以前。
“让我谈回刚刚的话题,当年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评论界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将它称之为‘传承’,上一代大师牵起下一代大师的手。”
从私人关系上来说。
师兄弟姐妹每个人提起曹老的名字,都像是提其一尊让他们又敬又怕的大菩萨。
“单场拍卖会2.6亿港币,单张作品五千四百万港币的奇迹。”
从下榻的酒店到出行购物,24小时无死角的有狗仔蹲守。
这年头谁不喜欢采访更有话题度的大艺术家?
聚光灯不围绕他们转,围绕谁转?
这句话既是恭维,也是真情实感。
【我的老师比达利和安迪·沃荷更强】——这句话由普通人说,大家都只当是哗众取宠的疯人梦呓。
找到了那则应该是林涛示意他看一眼的采访。
良久。
她有点像民国时期的当红女星胡蝶中年时的模样,五官严肃中略微带着点小女孩气,穿着一身没有牌子的灰色薄风衣。
她和曹老的亲近程度,甚至要更甚于和亲生父母的亲近程度。
双方都是亚洲艺术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上流人士,语气间的交谈非常熟络。
“当然……”唐宁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
收藏家就会更加天然的认为,唐宁的作品更加有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
唐宁很有镜头感的一指摄像机。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距离我们也只有五百年的时光而已啊。”
“是的,我千禧年左右的时候,差一点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油画》封面人物,遗憾的是——”唐宁插嘴。
“时至今日,曹轩大师已经正式宣布封笔,而您几乎已然成为了中生代画家中,身价最高的那位。”记者询问道:“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从今天开始,您已经正式接起了曹轩老先生手中画笔,由他的关门弟子,正式成为他的艺术衣钹的继承者?”
同样年纪。
唐宁耸耸肩:“文艺复兴算什么,我们的画的画,要至少再去被讨论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