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爸爸您在京都,孩子们来了京都发展,那我们的家就在京都了呀!说得多好啊,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所以,爸,不住沈园没关系,到时候,只要我们的心在一起,又能不时见到亲人,那就很幸福了。”
“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阿芳丫头说得好啊,沈园只是我们其中的一个家,是我们祖宗的家。以后,我们会建一个小沈园,那里会成为我们的新家。”
沈伟明对二儿媳妇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又高看了几眼。这个妇人,可不像普通的农村妇女,怪不得能教出文芳这样优秀的孩子来。
如果曾文芳知道爷爷是这样想的,肯定会觉得好笑。要知道,正是因为有了她这个女儿,她妈妈才会不像普通的农村妇女,变得这样优秀。
“你们那么多人都住文干家里,会不会太挤了啊?”
沈老爷子心里接受了孙女的解释,又听到二儿媳妇说了这么一番有哲理的话,心里已经有些松动。
但还是觉得好不容易找回来了二儿子一家,这会儿却说不在沈园住。文芳丫头是解释了,但还是有些不合情理,他脸上尽是忐忑不安,所以又多问了一句。
陈文干道:“爷爷,我那里有五个房间,刚好够住。”
战友也插话道:“沈爷爷,你放心,我在华翠苑也有一套房,与文干上下楼,当时与文干一起买的,装修风格也相似。文干那里住不下,就分一些人住楼上。正好可以让偷偷懒,不用我自己去打扫卫生。”
曾文芳不由对战友刮目相看,这家伙追女孩子,还挺有一手的啊。竟然未雨筹谋,连房子都一并准备好了。同一个小区,姐妹俩住得近,父母又可以一起住,嗯,不错,不枉她花费那么多口水劝妹妹。
战友看向陈文干,有些得意的挑挑眉。陈文干没理他,只是盯着自家的小媳妇看。
“算了,住哪儿的事待会再说,看你小叔与你大伯的意见吧?”
沈老爷子见事情如此,又知道大孙女一向是个有主见的,便也没有再追究。很快,他脸上便重新扬起笑容,又跟大家有说有笑起来。
沈伟明心里还是觉得大家先住沈园,等那边的新房子建好之后分开住会更好一些。
曾文芳笑了笑没再跟爷爷分辩,她相信沈小叔会同意她这个计划的,毕竟自家的事情好解决,别人会怎么看沈家人,那才是最重要的。
随后回来的战兰得知曾文芳一家的住处另有安排,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年前,丈夫与小叔去了一趟南方,只差把曾文芳一家人夸到天上去了。她对此持保留意见,一直担心年后他们一家人来了之后,不知道该如何相处。
沈琅两口子对财富没有什么执念,自家丈夫与儿子也是个傻的,根本没有什么金钱观念。只有她,特别是弟弟战亮的事情出了之后,她心里更是忐忑不安。
担心曾文芳姐弟得了老爷子的宠爱,会跟她儿子争家产。如今,得知曾文芳一家人不会跟他们住在一起,当然得松一口气了。起码,还是她家儿子陪在老爷子身边,曾文芳姐弟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压过自家儿子的风头去。
曾文芳几人不住沈园,对战友来说是好事,到时候,他提出让雪儿帮忙孩子补习,以及帮忙接送孩子,都不用为难。到时候用“华翠苑离得近,小叔上班没时间”为借口,最好不过了。文雪丫头这么善良,肯定不会拒绝。
曾文芳一家人不住沈园,既合了战兰的意,又合了战友的意,当然,最高兴地莫过于陈文干了。
之前,文芳并没有与他聊过住哪里的问题。春节到了,槐树胡同的装修工程也搁下了。即使那边装修好了,鉴于环境安全问题,也要半年之后才能住进去。
他以为文芳一家子会住在沈园,毕竟沈老爷子年岁大了,曾国生夫妻住在那里,正好可以照顾老人。
谁知道,哈哈,竟然有了这个意外之喜!从来到沈园到吃完晚饭,陈文干脸上的笑容一直就没有断过,弄得沈琅心里很是不平。
沈琅原本想让文芳晾这个家伙一段时间,无奈侄女不配合,唉,住在一套房子里,人家小夫妻要做什么,他一个小叔管得了吗?
唉呀!真正便宜这家伙了!
第五百六十一章 认祖归宗
二儿子一家人回京都,沈家自然又想摆宴席向大家介绍一番。
沈伟明觉得,儿子并不如他印象中的农民伯伯那样黝黑、粗鲁,二儿媳妇也不似电视剧里那些农村妇女那样拿不出手。他很想为儿子举行一个隆重的认亲仪式。
可是,上次的认亲仪式已经搞得够大了,曾文芳建议这次要低调。她跟老爷子说,最好跟几家至亲及相关的老朋友家里提一提即可,不要搞其他认亲形式了。
曾文芳拿出了很多理由反对老爷子的提议,最后,她无比诚恳地道:“爷爷,我爸妈在众人的眼里,还是乡下来的农民。并且,这也是事实,即使在您看来,我爸妈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自家人看自家人,怎么看都是好的。至于在别人眼里会怎么样?这却是个未知数。
我只希望我爸妈能安安静静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名声这些东西,对我爸妈来说,并不算什么。如果,大家认识了我爸妈,却总是用同情怜悯的眼光看街他们,您觉得他们会好受吗?
爷爷,我们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我们是为自己活着。爸妈能见到京都的亲人,他们已经很满足了。之前,您认我的时候,已经够高调了。
我怎么样都没关系,不过,文峰与文雪还小,我们希望他们能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因为自己是沈家人,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曾文芳说服了沈老爷子,沈老爷子年轻时候,也是一个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思考过了,自然知道文芳说得有理,也就依着她的意思来办了。
不过,虽说是小范围请,算起来却还是有了不少人。首先是沈家同宗同房的人,沈家是百家世家,“沈”在京都可是一个大姓。全部请不太可能,沈老爷子便决定只请没有出五服的宗族兄弟,还定下了每家派出一个代表来,这一算就有好几桌人。
而沈伟营与沈伟云是他亲弟弟,这两家至亲,当然得全家到齐,这一算,又是好几桌。
再然后,就是战家、程家这些姻亲,钟家、谢家、刘家这些老友。最终敲定在元宵节的时候请,大家一起吃过晚饭后,年轻人就可以出去看花灯,年纪大的就聚在沈园一起聊天。
在此之前,上族谱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户籍上,曾文芳一家人,除了王娟英之外,其余人等全都改成了沈姓。
得知文芳一家人已经改姓,身为族长的沈伟云最为开心。他选了一个吉日,拿着族谱,带着宗族里几位得高望重的老人和沈伟明一家老小,包括曾文芳一家一起去祠堂拜祭祖先。
沈家宗族祠堂就在沈园后面,其实是沈园的一部分,但是,在很久之前,祖先为了方便其他人沈家祭拜,就把它与沈园隔了开来。如今也算是好事,这足有四五百平方米的祠堂不再属于沈园,却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沈家共有的地方。
沈琅不用问过其他沈家人就把沈园捐献给国家,这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理由。在丹琼国,一直有长子继承家族大部分的产业的习俗,虽然在近百年这一习俗已经不再受人推崇,但是,沈家仍是如此。
比如沈伟云兄弟,沈伟明一直提出让他们住在沈园,可是,沈伟云与沈伟营都不愿意。他们谨记祖宗的话,“家不分不发”,没有能力的人,才会聚在兄长的身边,盼着能得一些祖产。
最后,沈伟明还是建议父亲把大多数动产分给了两个兄弟,自己只留下了沈园与其他少量的产业。
如今,沈园要捐给国家,沈伟云与沈伟营都觉得自己占了哥哥的大便宜,还提出要给回一些钱财给大房,被沈伟明拒绝了。
“你们大嫂留下那么多产业,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要你们的东西干嘛?又不是缺衣少食的。以后,这事不得再提。”
沈家的家风之纯厚,由此可见一斑。
曾文芳得知此事,很为自己是沈家人而自豪。京都的豪门世家,能如沈家这样相亲相爱的,估计也难于找出第二家来了。
所以,她下决心,他们家除了山庄与以后的那栋新房子,不要沈家的其他家产。虽然,爷爷说过,除了大伯母战兰后来添置的产业,其他产业会给分成三分,但是,曾文芳还是觉得没有必要那份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