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与四书五经可是不沾边。
“不可,张大人,此人的确是好学识,不过下官看,此人的文采稍差,若取为头名那对其他学子稍显不公,我看不若就定位第三名吧。”先前的李大人却出来打圆场。很快张玉便写完了十张考卷。这贴经就考完了。
“既然如此,那你出去吧。”
张玉的确文采不好,这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张居正也不好再说什么。
“张居正,你竟敢如此偏离圣人大义,你、、、、、、”
第三场是最难的,这场考的是经义
自然而然,引经据典是不可少地,这场一共三题,也就是三卷。
张玉打开第一题,只见上面写道:“敢为天下先。”
只得点头道:“那就依李大人所言,定为第三吧。”
这番话,却是有技巧的。那秦国变法,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早已经盖棺定论了,那个赵大人却没有能力反驳。
“张大人,依下官看,此人文章偏离圣人的大意,不可取。”这时另一个监考官却开口说了这么一番话,
不过这次考试却不简单,这次陕西地方的考试却是改革派的官员。
“哦,我认为这个学生说的不错,那秦国能一统六国就是敢为天下先,怎地赵大人还认为秦国做错了?”
对于第一天来说,这就很难了。四书五经,谁知道考哪里,而且全部背下一字不差,这需要真功夫。
也就是出一道题,你要把相应段落背诵下来,写上去。这对记忆的考核就更加明显了。
“诸位有何看法?”张大人却对几位监考问道。
他出此题,明面上是对嘉靖帝的巴结,实质上想借此选出改革派的后备力量。
不说张玉出了考场,且说那考官从张玉手中接过卷子之后。便对张玉感兴趣了。
这就是出题了,是要考生以此句,来引经据典的说明此句的涵义。
原句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而所谓的夹带,其实就是夹带着这个经书。
张玉写完一页,磨一次墨,然后再写一页,每页都放在桌子上,等待自干,以免湿墨叠了,污了考卷。
考完贴经接下来就要考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地简单问答题。
写完之后,天以变黑了。张玉点燃蜡烛,打开食盒吃点东西,就躺在床上,稍作休息。
“既然李大人这么说了,那大家都来看看。”
所谓的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就是以经文的核心解释来看高低。
今年这一题却是怪了,这一句本出自老子《道德经》里面的一句。
“我如何?笑话,我是主考我看就取此人为解元。”张居正一锤定音。
但是也有失败的,因为有十张考卷,这些考卷加一起前后也有上万字,不仅要答上这上万字,而且要一字不错。
第二天张玉还没起床,客栈门口就传来一阵鞭炮声。
张玉写写停停,就这样张玉将第一题答完了。他却是借《六国论》来论证自己的文章。
其实张玉并不了解此时明代对道教的态度,此时正是嘉靖年间,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性喜玄谈。
接着就听到楼下有人喊道:“谁是张玉,张老爷高中第三名。”
“少爷你中了,你中了第三名”正在伺候张玉的张桂很是兴奋。
“好了,不就是举人嘛。你先下去去打赏那几个报喜的公人。”
“哎,我这就去。”张桂丢下张玉便下楼了。
几位大哥辛苦了,这钱拿着去吃酒去。”张桂径直跑到了公人的面前。
几位公差看着手里的银钱眉开眼笑的道:“就不打扰,张老爷了,小的们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