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立米挖掘机液压阀这件事,对于贺永新等人来说,算是一个教训。他们本想着当成一个政绩,让自己的名字能够被机械部的领导听到,结果却弄成了一个坑,把自己给陷进去了。他们现在想的,就是如何从这个坑里逃出来,而不是考虑如何能够把事情做好。经过了这样一件事,想必他们对于创新就更没有兴趣了吧?
“那你干嘛还拉着何师傅他们琢磨液压泵噪声的事情?”冯啸辰又问道。厂领导没兴趣,技术科也不上心,余淳安这么一个小小的生产科副科长,却带着几个工人在搞革新,这不是咄咄怪事吗?
“所以我不讨领导喜欢嘛。”余淳安没有解释,而是自嘲地笑道。“在新民厂,像你这样的人多吗?”冯啸辰道。
“你看到的这些几位,何师傅、叶师傅、小韩,还有其他一些人,找机会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要说起来,也不算少了。”余淳安道。
冯啸辰便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了:“既然领导都不思进取,那么像你这样的普通中层干部,尤其是像何师傅他们这些普通工人,又图个啥呢?”
“我也不知道图个啥。”余淳安道,“为了提合理化建议的事情,我没少招惹厂领导,尤其是戴厂长和陶科长,一直都觉得我多事。其实,我还真的不图什么,我的想法就是,一件事情如果能够做得更好,我不去做,心里就难受。何师傅他们,恐怕也是这样的,这也算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吧。”
这其实就是一种强迫症,冯啸辰在心里想道。
正如一位先贤说过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并不求什么名利,完全就是出自于一种本能,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在庸人眼里,这些人完全就是自寻烦恼,付出了努力,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努力做事又焉知不是一种幸福呢?
“那么,韩江月呢?”冯啸辰笑着问道。
“小韩嘛……”余淳安沉吟了一会,说道,“她的情况可能又不太一样,还是有点年轻人的心气。刚来的时候,因为金工车间提供给装配车间的零件总是有问题,她找生产科吵过好几次。后来发现没什么效果,她就自己干了。就像今天上午你看到的,她宁可自己去加工有缺陷的零件,也不找铣工班的人返工,就是因为不想生气。”
“这也算是磨掉了一点棱角吧?”冯啸辰道。
余淳安面有忧虑之色,道:“是啊,我看这个丫头,心理矛盾得很。一方面,我希望她磨掉一点棱角,省得把自己磕碰伤了。像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磕碰过的,是付出了代价才学到了处世之道。可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她保持现在的棱角,有棱角才有活力,如果像小韩这样的年轻人都变得圆滑了,咱们这个国家可就真没有希望了。”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说到底,还是一个机制的问题吧。”冯啸辰道,“好的机制能让懒人变勤快,坏的机制能让勤快人变懒。新民厂现在的机制,就是让大家变得更平庸,如果这种机制不改,我看小韩这丫头迟早也会被同化的。”
“你可别当面叫她丫头,她会跟你拼命的。”余淳安笑了起来,或许是觉得冯啸辰刚才这话太过于装老成了。要知道,冯啸辰自己也就是20不到的小年轻,居然也学余淳安、何桂华这些中老年人的口吻,管韩江月叫丫头。
“没事,她不会找我拼命的。”冯啸辰自信地说道。
余淳安也就是随便说了句闲话,说完之后,又把话头带回了正题,他说道:“小冯,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机制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好的机制,的确是会让勤快人变懒的。你看金工车间那个吕攀,学了好几年技术,论车工的水平,还不如韩江月这个钳工。可谁也拿他没办法,每月工资照拿,熬到年头了,还得给他晋级,要不他就能闹到省厅去。”
“厂领导里面,就没人想改变这种面貌吗?”冯啸辰问道。
余淳安道:“有倒是有,可力量太弱了。”
“是谁?”冯啸辰道。
余淳安道:“是我们厂的党委书记,名叫徐新坤。他是个转业军人,有股子做事的劲头。刚来的时候,提出过在车间里搞考核制,奖勤罚懒。可无奈他自己不懂技术,提不出什么好的考核办法。而贺永新在厂子里当了十几年的厂长,树大根深,他不和老徐配合,老徐就是孤掌难鸣,考核措施根本推行不下去。这事搞了几个月,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倒是把老徐气得住了两个月的医院。”
“原来是这样。”冯啸辰点了点头,开始对这家厂子有点认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