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应该最适合用在杨辰身上吧。
孙戈嘴角翘起,稳坐第一名的位置让他自信满满。
孙婆婆也越发好奇起来,看到杨辰那孤零零的一分,再看了杨辰一眼,眼神中露出了失望的表亲。
难道是她看错了,杨辰真的只是侥幸而已?
杨辰倒是淡然的很,他轻轻品味着杯中茶水,不急不躁。
这时,茶水喝光,杨辰表情变得郑重起来,将茶杯放在了一旁。
孙婆婆开始出题。
“第二十一题,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出自于《春秋》的哪一页哪一行!”孙婆婆态度严谨的问了起来。
听到这,这些才子们面露苦笑,基本也都习惯了孙婆婆出题的严谨。
看到没人着急回答,而是在苦苦思绪,孙婆婆并不觉得奇怪,慢慢等待起来。
但很快,孙婆婆发现,那角落里的杨辰,举起了手。
“杨公子请说。”孙婆婆开口道。
“第三页,十六行!”杨辰说道。
孙婆婆愣了愣神,紧接着:“小环,杨公子加一分。”
那小环握着毛笔,不敢含糊,在纸张上,对着那有杨辰名姓的身后,加了一分!
这让一旁才子有些发愣起来。那孙戈则是闷哼一声,看来这一题杨辰正好记得,便让其蒙对一题。自己这六分的高度,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撼动的。
孙婆婆接着出题:”第二十二题,最初的山海经是编于哪年?”
这些才子们依旧陷入了苦思。
但这时他们发现,又有人举起了手。
而举手的人,赫然正是杨辰。
这小子怎么又举手了,这题他正好也会?
孙婆婆露出了喜色:“杨公子请说!”
“最早是石刻的,具体哪年无从得知。而成卷的山海经,是人们刻在竹简上的。最早的一批记录历史的山海经,是在战国纷争时期的第四年,由林国一位皇子所创!那以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记录历史的重要性,山海经至此延续了下去!”杨辰语气流畅,连口气都没喘,仿佛这些在脑海里刻下了一般。
听到这话,孙婆婆微笑道:“杨公子加一分!”
“是。”女婢小环连道。
“第二十三题……”孙婆婆题刚出完,杨辰又举起了手。
这让一旁人看傻眼了。
杨辰是故意的吗?
你特么前面二十题就答一题,专门跟后面这十题干上了?
最关键的是杨辰不答就算了,答一题对一题。压根就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