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孔融该不该救?(求追读!)
“主公观孔北海此人如何?”
李翊问刘备道。
刘备与孔融算不得相熟,是自他救北海时,两人才第一次见面。
“孔北海博闻强记,奇逸卓荦,是个正人君子。”
李翊轻声一笑:
“孔北海确实‘正’,只可惜正的过头了,正的有些迂腐。”
“他自负才高,志向远大,一心要平定乱世,匡扶汉室。”
“只可惜眼高手低,并非治乱之主。”
孔融劝刘备接领徐州时,曾经评价袁术不是治乱之主,李翊此时却又说他也不是治乱之主。
孔融这个人确实有才华,文章写的好,曹丕就是他的忠实读者。
在北海多年,各地办学,通过推崇儒学,来教化百姓。
别说,效果还不错。
因为青州黄巾军泛滥,通过孔融的努力,使许多人看到了孔融的善举,便纷纷抛弃了黄巾军来投靠孔融。
截至目前为止,孔融干得还算不错。
他觉得时机成熟了,该讨伐黄巾了。
结果由于军事指挥太拉,被黄巾军打得找不着北。
最后只能狼狈来找刘备求援。
“备虽与孔北海交往不繁,但久闻其长居北海,豪气贯长虹,文章更是惊世骇俗,先生此言是否有失偏颇?”
刘备许是念着孔融帮衬徐州的旧情,帮他找了找补。
说孔融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先生别老盯着人家缺点说。
但遗憾的是,乱世中人主的缺点就是会被无限放大。
因为下属不同,下属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
但主公却需要统筹全局,你稍微有一件事做的不够好,就是会被人挑毛病。
李翊说孔融太迂腐了,也不是尬黑。
孔融让梨的典故家喻户晓。
但让梨的背后,却不是孔融想要强调“谦让”,而是强调“礼法”。
孔融对礼法的执着,贯彻了他的一生,这就注定他不适合当主公。
就比方说他用人吧,那用的都是些能言善辩,却没什么真本事的喷子。
而扰乱社会的贪官和恶霸,孔融是根本管不了。
不过他杀手下,倒是挺痛快的。
有一次,部下收税没收齐,一怒之下竟将五部督邮全部斩首。
再比如有个叫左丞祖的手下,曾提醒孔融在曹操与袁绍之间选一个站队。
这绝对是好心啊,当时的曹操与袁绍势力最大。
北海地方又那么小,早点儿站队,可以明哲保身。
结果孔融闻言大怒,大骂左丞祖是奸臣,因为在他看来袁曹都是奸贼,是不忠于汉室的。
所以就将左丞祖给宰了。
这是孔融对“忠”过于极端的理解。
而孔融对“孝”的理解,就更匪夷所思了。
有一次孔融在路边见到一个人,在墓边哭祭自己的父亲。
孔融看半天,看不出悲伤来。
于是便认定这个人是假哭,不孝顺,就把这个人给杀了。
这就是孔融对孝的极端理解。
你说人家哭自己的父亲,悲不悲伤该你啥事儿?
但孔融对“礼法”过于执着了。
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强调的就是“孔门之后,忠孝为先”!
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还要拿这种标准来要求别人。“先生是料定孔北海必败无疑吗?”刘备问。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