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号我可以全部给你,但衣甲武器我只能给你一半,你也只需给我三日粮食;若你不肯,那我们就只能在战场上分个高低了。”刘封大笑:“原来你是怕我得了你的全部衣甲旗号武器后,再卸磨杀驴反悔擒了你。”
“不用这么麻烦,我只要你军中吴兵制式和荆州军制式的衣甲旗号武器,其余的你都可以带走。”
“我会再拨你五日军粮,让你能率众抵达樊城,既然曹征南都没有在关君侯撤兵时派兵追击,我又岂会苛刻你这一万将士。”
于禁更是惊疑:“你会这般好心?”
刘封冷哼高呼:“古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我刘封行事,一向信义为本。于文则,你若不信,那我们就只能在战场上争个高低了。”
“可你要想清楚了!我这营中兵马可都是一群哀兵,正愁没地方撒气;他们投鼠忌器不敢跟江陵的吴兵殊死一战,难道还不敢对你这群手下败军下死手吗?”
于禁目光复杂的看向刘封。
虽然刘封的气场强势话也难听,但这话却是没毛病。
荆州兵的家眷受到孙权挟持,对江陵的吴兵投鼠忌器不敢死战,可对于禁这群昔日的手下败军就没这个顾虑了。
哀兵之势,本就是兵家胜势之一。
于禁可不想真的跟一群哀兵对上,更不想拿麾下将士的性命去替孙权抵挡这群哀兵的怒火。
原文在六#9@书/吧看!
裨将鲍奉亦是近前劝道:“左将军,此刻天色渐黑,我军又远来疲顿,不宜节外生枝,不如暂且答应。”
于禁没有立即答复刘封,而是派人将部署在左右险山的军司马东里衮和护军浩周召回。
在与东里衮和浩周商议后,于禁最终跟刘封达成了约定:
于禁留下了约莫一千副吴兵制式的衣甲旗号武器以及约莫三千副荆州军的衣甲旗号武器,刘封则拨给了于禁五日军粮。
双方愉快的在麦城地界完成了衣甲旗号武器和军粮的交割。
临别前。
刘封和于禁策马并立。
方才还针锋相对的两人,此刻仿佛故友一般。
“于将军,临别之际,我有一言相赠:你引数万之众而败,身为降虏又不能以死谢罪,北归后福祸难料;魏王曹操的器量虽然天下少有,但魏王世子曹丕的器量却是狭隘,你若能追随北中郎将曹彰镇守北域,或可保住性命。”
刘封言语诚恳,似乎真的在为于禁考虑。
于禁心中生疑,警惕道:“不劳刘将军操心,我虽战败,但回去后顶多是不受重用,魏王世子器量豁达,非是狭隘之辈。”
刘封不屑一笑:“连亲兄弟都容不下,谈器量豁达未免太抬举曹丕了。”
“于将军,我知你不信我,然而是非对错,时间会向于将军证明;倘若真有一日如我所料,于将军可不要忘记我今日的良言。”
“我亦曾身处嫌疑之地,故而对于将军今后可能会遇到的遭遇能够感同身受,似于将军这等英才,要死也应死于沙场,不应死于主君猜忌。”
于禁沉默。
片刻后,又道:“刘将军良言,我定会谨记。倘若刘将军来日再有归北之心,亦可来寻我,我定也会向魏王举荐刘将军。”
刘封拱手笑别:“于将军好意,我也心领了。我尚有要事,就不多留于将军了。”
看着于禁离开的背影,董恢不解询问:“将军为何要提醒于禁?以北方的军政习惯,于禁北归后不会再受到重用,将他还给曹操虽然对我们没有损失,但依旧如同放盗归山。若能让于禁死于曹丕猜忌,对我们也是好事。”
刘封目光清凛:“让于禁死于曹丕猜忌虽然是好事,但远不如让曹彰和曹丕相争更为巧妙,今日埋下一步闲棋,来日或有意外惊喜。”
董恢恍然。
世子之争,向来是水火不容。
虽然曹丕赢了曹植当上了魏王世子,但只要曹丕尚未正式当上魏王,曹植就不会甘心失败,曹彰亦不会放弃争夺。
刘封这哪里是在为于禁考虑,分明是想将于禁拉入曹彰和曹丕之间的争斗漩涡。
董恢心生佩服:荆州之事尚未结束,将军就已经在考虑曹彰和曹丕相争了。
刘封没有大意。
在于禁离开后,刘封又令都督赵累严密监视于禁的动向,避免于禁去而复返来夺麦城。
口头上的承诺,可以信,不能尽信。
在仔细叮嘱了赵累后谨守麦城后,刘封又带着众军继续向江陵城推进。
吴兵制式的衣甲旗号武器,则是藏在了军中。
在未遇到于禁前,刘封去江陵的目的是为了补刀吕蒙,避免吕蒙又在江陵城内活蹦乱跳。
在遇到于禁且探得于禁有吴兵制式的衣甲旗号武器后,刘封就有了新的想法:
或有机会,行诈城之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