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无解的钓鱼城
土豆最大的优势,其实还不是产量高,而是极低的种植要求。
这东西不像玉米、红薯,对地力、水肥和气候都有一定的要求,没个三五七八年,别想在巴蜀实现大面积种植。
它最强的能力就在于,不挑地。只要给足水份,什么地方都能种,刚进入中原就可以落地生根。
即使产量不如原产地美洲,可也不是中原的稻米和小麦可以比的。
当然,这还是十三世纪的原始品种。
赵维可是知道,现在的土豆还远远达不到后世的丰产水平,甚至十分之一都达不到,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到时,委派精于农事的良农加以改良和选育,潜力才能真正爆发出来。就算达不到后世水准,也不是区区800就能相比的。
此时,张珏、文天祥等人根本没注意到赵维的得意,已经围作一团,开始掰着手指算了起来。
“一季800,一年三季?2400斤?二十担?我的天呐!”
年产20担,三倍于今。
如果放开肚皮,可以养活5个人,这已经很吓人了。
相当于,一个五口之家只需要一亩田便可温饱。
当然,如果配额补给,省着点,10个人也能活命。
只不过,文天祥、王应麟等人却把目光放在张珏身上。
“张帅,钓鱼城有这么多地吗?”
他们都是没去过钓鱼城,虽然赵维把这个什么豆拿出来,制造了一个大惊喜。
但是,据他们了解,城中目前起码还有5.6万的百姓。再加上他们这些人,就打6万来算,再结合赵维说的产量,节衣缩食,也要6000亩地可以养活这么多人。
几个老相公心里有点没底,钓鱼城可是山城,占地只有4000余亩的弹丸小城。
而且,什么叫山城?就是建在山尖儿上的,以陡峭山体为防御依仗。就算有田可耕,也必然稀少。
但是,没想到,张珏却是神密一笑,学着赵维那副鬼样子卖起了关子。
“诸位明日到达钓鱼城下便知,完全没有问题!”
“”
“”
大伙面面相觑,对这个传说中的钓鱼城更是好奇起来。
第二天一早,众人早早登船,在一众小舟、排筏的簇拥之下,向百外的钓鱼城挺进。
文天祥等人显然有些激动,船舱也不进了,就聚于船头,忐忑之心溢于言表。
可是,比相公们更激动的,是董老三,还有恩阳百姓,这样的普通人。
一路之上,喊叫之声就没停过。
“文天祥入蜀喽!张大帅回来杀鞑子喽!!”
沿江呼喝,声闻甚远。
如果赵维能于高空俯视江面,就会发现,在他们这队杂舟之后,陆陆续续有民舟听到江上的呼喊,陆续下水,开始追随船队而来。
就像蚂蚁成队聚拢一般,沿江直下。
等到行至渠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距离钓鱼城只有十里之时,慕名而来的百姓已经有不下万人。
而且,随着舟船驶入更宽阔的嘉陵江,更多的合川百姓开始向江上聚拢。
两岸徒步追逐船队的,更是密密麻麻。
众人暗自咋舌,如果说昨天涞滩之民只是可窥一斑,那现在大伙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张珏于巴蜀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在赞许张珏守民有道的同时,众人也是多看了赵维两眼.。
宁王这次救张珏入蜀的决定,看来并非凑巧,乃是当下最优之举。
只是,人聚的越多,相公们也是越担忧。
这一百里就聚拢万人之众,要是等消息彻底传出去,还不知道多少人来投呢,钓鱼城真养活得了?
正想着,江面于前方急转一个大弯。
待船队转过去,就见眼前一座巍峨城池耸立于江岸之上。
钓鱼城,到了!
————————
钓鱼城地处合州东北十里,扼守涪江、渠江与嘉陵江,三江汇流之处。
高空俯瞰,涪江自西北奔腾而下,渠江则由东北而来,两江互为夹角,汇入正北向南的的嘉陵江。
有如一把三叉戟,将大地分割数块。
而嘉陵江汇集两江之后,似乎不急向南,而是在合州城东来了一个180度的急转弯,复北而流十余里,即将撞上渠江之时,再转复南。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几”字型的河洲半岛,三面环水,只一面有狭窄地势与大陆相连。
钓鱼城所在的钓鱼山,便被这三江环抱的地势所包围。
船队初见钓鱼城,乃是在北,远远看去,巍峨山巅,有隐约城墙显露。
绕半岛近一周,才到达位于南面的水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