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讲经
有人能让赵维入大都,还能混迹权贵?
这是赵维求之不得的,无疑会大大提升营救的成功率。
“是谁?”赵维眼神热切,急声发问。
马南宝道:“南宝也不确定是谁。不过,前年夏天,也就是皇驾刚刚出走的那段时间,曾有一个操着信州口音的年轻人,寻到咱家打听官家下落。”
“信州年轻人”赵维皱着眉头,一时摸不着头脑。
“对,信州!”马南宝严肃点头,“他说他从武夷山来,姓谢,替家里长辈寻找皇驾。”
“姓谢,替长辈寻找”赵维更懵。
他认识的姓“谢”的就三人,一个谢明,在船队里呢。另一个叫谢中原,在东瀛伺候倭人。还有一个大元当俘虏,也就是太皇太后谢道清。
别的姓谢的,他一时之间真想不起来。
倒是杨亮节一听姓谢,还是信州人士,登时一惊,脱口而出,“谢君直!?”
赵维一愣,一个人名猛然浮现脑海,惊叫出声:“哦嚓!真的假的?”
只见杨亮节和马南宝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么说来,应该没错了,那青年十有八九是叠山先生的后人。”
叠山先生,谢叠山赵维恍然。
如果是他,那真是天助我也!
叠山先生,名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与文天祥是同科进士。
别看文履善独步千古,流芳百世。可实际上,谢君直无论脾气秉性,还是诗书文章,和文大仙儿一比,却是一点都不落下风。
年轻的时候,文天祥以刚猛著称,怼天怼地怼空气,朝中奸佞让他骂了个遍。
可是,谢君直还没当官儿就开始怼。
在考场上,就把当朝宰相董槐骂了个通透。而且不是心里骂,也不是口头上骂,而是写在考卷上骂。
考官王应麟一看,这哪行,还没当官呢就这么刚?
于是,把谢君直的名次一贬直下。可即便如此,他也拿了个二甲头名。要是收敛点,保佑四年的状元郎到底是文天祥,还是谢枋得,还真说不准。
之后的为官之路,谢与文也极为相似,都是看不惯就骂,骂完就被贬。
只不过,文天祥被贬,是到了地方接着骂。
而谢枋得则不然,骂完被贬,那老子干脆不伺候,直接回家当教书先生去了。
再然后,元军南侵,谢与文又选择了同样的路,倾家荡产举义军卫国。可谓忠烈表率。
失败之后,文天祥被俘,谢枋得也从此销声匿迹,所有人都以为他战死殉国了。
可在原本历史之时,谢枋得不但没有死,而且干出了更加刚强的事儿。
元朝最终找到了谢枋得,劝降不得,又鉴于他在文人之中的地位,将之强行抵送大都。
结果,叠山先生根本不给忽必烈招降的机会,绝食而亡。
那么,就这样一个连肠子都不会拐弯儿的钢铁直男,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原因很简单,当代文坛无问南北,文天祥、王应麟、谢枋得三人可为魁首,威望才学皆无出其右。
首推自然是文天祥。不是说他比另两人强多少,而是实在太出名了,无可争议的当世第一。
次之是王应麟。这老先生才是真实的大才,门生故旧满天下。连文、谢二人见了老爷子都得尊一声恩师,更是为天下文人之师。
而谢枋得别看排在最后,他的弟子也不少。
而且,不论是旧宋不愿屈从于元朝的读书人,还是已经降元的旧宋官员,皆有叠山先生弟子在列。
忽必烈为了取得旧宋士大夫阶层的支持,让天下百姓承认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重视他。
而如今,文天祥和王应麟已经在大都了,且皆不降元。如果叠山先生肯入大都,那对忽必烈的意义可不是俘获了一个文人那么简单。
可想而知,如果叠山先生愿意帮助赵维,会是多大的助力。
赵维眉眼渐亮,“看来,要去武夷山走一趟了。”
————————
南剑洲位于福建路中部,与沿海大城福州、泉州等地相比,属内陆小城。
元朝南侵之后,改福建行省设南剑路,其实也只是改一个名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