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地府因果当结,落伽山(4k)
乌里国里,姜缘听老者言说,此国离海甚远,他不甚在意,他只道入乌里国中。
姜缘使白鹿行乌里国,游走小巷,他这般仙家气象,自引多人跟随,围绕在旁,同他行走,真人不甚在意,只管前走。
走至二三日,此间至廛里,忽闻哀号哽咽声来,姜真人使白鹿驻足,心有所感,朝一家望去,有子青年,正是顿足捶胸,抚棺长恨,家中有丧。
姜缘恍然大悟,知得怎地至此,原是此子与他身有缘法,白鹿无意行至。然他道浅才疏,此间非他开门府收徒之时。
他与此子有缘法,时机不对,此缘法落不得实,故未有师徒之缘。师徒者,缘法,时机,缺一不可。若教师者功未全,徒即至,无法可传。若教师者功已全,徒未至,同无法可传。
姜缘心中暗叹:“我道尚浅,教徒岂非误人。罢,罢,罢!且看此人何事这般哀号。”
他下白鹿步行上前,近些他拦一老者,问道:“老兄,老兄!我乃修行的,今云游至此,但见此家丧事,子顿足捶胸,不知何事也,故方拦老兄,若有惊扰,莫怪。”
老者但见姜缘仙相,拜礼道:“上师,未有惊扰,未有惊扰。此人家乃乌里国刘氏也。据说是一远家逃难来的,定居有二三代哩。今刘母死矣,故其子哭泣,其子是个行孝的君子,真是难得。”
姜缘搀扶老者,道:“老兄不必多礼。生死有命,不可强求。此子这般,恐欲自刎随母去,怎地家中无人拦?”
老者说道:“上师不知,此人家中余子一人,自无人拦。且刘母不该亡也,真不知是何故。”
姜缘把白鹿拴在旁,说道:“不该亡怎说。”
老者道:“刘母亡日,有人曾见勾死人的来,却是说‘拉奥何在’,那拉奥乃是一病重之人,刘母却是健全。不知怎地,刘母死矣,那拉奥却未死,病有好转,都说是勾错人哩。”
姜缘闻说,忆往日种种事般,当年地府亦勾错人,险些将他勾去,乃是祖师护他,方是无恙,他与地府有仇。待是闲时,须去地府一遭。
他说道:“竟是这般。不若我进里劝诫一番,莫使此子心伤。”
老者道:“上师且去,且去!”
姜缘轻抚白鹿,唤其不得作乱,他方是行进屋里,说道:“生死有命,你莫使哀上心间,伤了神。”
刘氏子抬头方见真人仙相,两泪悲啼道:“上师,今我母死,我悲由心生。”
姜缘道:“你以事亲,生前尽孝,死后尽忠,棺槨衣衾俱备,却已做足。”
刘氏子道:“上师,我却闻我母乃是勾死人的勾错,非我母死矣,此我怎能不悲。若教我母寿终正寝,我怎生悲。为人子者,母教欺心身死,无能为力,此为不孝。如我这般人,当速死教去地府护母也。”
姜缘说道:“是否勾错,未有准信,不若我唤此地土地一问,方有个理。”
刘氏子闻说,以头抢地,说道:“拜谢上师,拜谢上师!”
姜缘将之扶起,他口中念诀,将乌里国土地请来一问,少顷间,土地现形,行入屋中,拜礼道:“上仙,小神在此,不知上仙唤小神何事。”
姜缘说道:“你为乌里国土地,可知此刘氏家事,有闻刘母教误勾去,你方见得否?”
土地再拜道:“确有此事,确有此事!我方拦不得,那勾死人的拿错了人,回地府去了。”
姜缘道:“此非你失责之过也?”
土地心中恐惧,拜道:“上仙,那勾死人的,却有文书,小神拦不得,却不知勾错了,待小神发觉,为时已晚。盖因小神人微言轻,故无法也,望乞上仙恕罪!”
姜缘道:“罢,罢,罢!我不为难你,你去就是。”
土地拜礼道:“谢上仙,谢上仙!小神去矣!”
说罢。
土地遁地离去,消失不见。
刘氏子走来,跪伏在地,悲道:“今闻我母乃教勾错,本不该死,但使地府勾去,为人子者,此仇不可不报。我知上师神通广大,却知‘无亲无故’,不敢为难上师,但请指个明路,何去地府,我自将家财散去,市廛间买卖刀兵,往地府去,护母也。”
姜缘道:“果不需我助?”
刘氏子道:“此与上师无关,怎叫上师助我。”
姜缘笑道:“真是君子。我不瞒你,我与你有缘法在身,乃师徒也,但非今世师徒,时机不至。今闻你母死,你甚悲痛,却因你母教地府勾错去,常闻‘人有生寿,亦有死寿’,我料你母尚在地府,我方去落伽山,若是我回时,你母尸身尚全,我助你母还阳,若是不全,却救不得。”
刘氏子悲道:“上师,炎炎夏月,我母尸身怎留。”
姜缘道:“此间我自有法,助你母尸身不受四季所动,但若教他事以至尸身有损,我帮不得你。”
刘氏子跪伏,磕头不计其数,道:“多谢上师,多谢上师!”
姜缘道:“此行不知多少年数,你母活否,全在你。”
说罢。
他朝棺中吹口仙气,自出屋中去,牵白鹿往外去,却是要离了乌里国,往南海去。
姜缘骑白鹿方出,有十来个青年,跪伏道上,欲随姜缘远去修行。
姜缘笑道:“道在脚下,何须与我学?”
真人不理十来青年,骑白鹿往海方去。
……
却说,那猴王三星仙洞中抖擞精神,卖弄手段,教祖师逐去,绝不留其在府中,更言‘决不许说是三星仙洞所出,若教说出半个字来,他将亲至,将猴王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猴王万劫不得翻身’这等重言。
猴王离了三星仙洞,欲拜大师兄不得,只得回了东胜神洲,归了果山水帘洞。
好猴王,一归来将混世魔王剿了,日日操练武艺,又教导于猴子猴孙,将三星仙洞藏书所学的‘兵法’使出,安营扎寨,治旗幡,打哨子,以军训法。
猴王见猴子猴孙成军,思及手中刀兵,乃是凡品,猴子猴孙多以竹竿木刀为兵,他忽想姜缘,暗道:“昔日与大师兄试弄神通,大师兄身中袍,腰间鼎,俱非凡物。若是当时得个神兵,胜负犹未定。我今却需个神兵利器,若我有神兵,他日若再与大师兄见,试弄一番,定能取胜。”
猴王想着正恼,不知往何处寻个神兵来,他却一招手,唤得四个老猴来,将事情缘由言说。
四老猴闻说,遂拜礼道:“大王,若教刀兵,我果山相邻的傲来国里,正有着哩。但那儿多是凡兵,大王乃神圣也,用不得凡兵,却不趁手,但我水帘洞铁板桥下,却有入海口,那儿有个东海龙宫,珍宝无数,大王何不问那龙王要个兵器,那定是趁手。”
猴王大喜过望,道:“正该如此,正该如此!我闻道后,有七十二般变化之能,万劫长生不老,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步日月无影,入金石无碍,三界胜我者少,我当执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