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尼克,我们也没有说不同意。不过最多一年时间——一年时间,我们赚到足够的钱,有了足够的钱,我们就可以拍摄足够好的电影了。我们不差这一年时间,我们可以等待的。”利维说了话之后,亚历山大也开口了。比起来几个伙伴,他妥协的最快,因为他深知公司多穷,对于现状,他很清楚。
有着他的支持,再加上确实没钱,利维也得到了几个人的认同。这让利维很满意,告别了亚当之后,他就一直都在想这方面的事情,他发现,自己就算是真的能够拍摄出来一部小成本的好电影,也一样赚不到钱,还不如拍电视剧。
举例子来说,记忆中,《女巫布莱尔》那部电影的制作成本确实只有十万美金,可是宣传成本,却高达两千万美金。利维自己制作出来一部电影不难,可是,他哪有钱搞宣发,做发行?如果不能够独立发行,去找发行公司,谁肯为自己的电影做宣发?现在是1996年,狮门还没有成立,指望七大电影公司两千万来发行制作成本10万的电影?这个太不现实了。 退一步讲,就算发行了,钱赚到了手算是谁的?发行公司掏两千万给一部十万美金的电影做宣传,然后和导演分账?利维相信,好莱坞确实有傻子,不过,自己已经穷的很可怜了,把自己的希望赌在遇见傻子上面?自己哪有那么好命。
只要对方不傻,就会拒绝他的分账要求。而如果利维不肯低价卖掉电影的话……伪纪录片拍摄,其实也就是个卖个创意,自己不肯卖,电影公司依样画葫芦,看了自己拍的《女巫布莱尔》,他们去拍一个《鬼影实录》什么的卖难道很难么?反正卖的是宣发,不是成本。自己在好莱坞没有名气,没有地位,也就没有资格让人对自己妥协。甚至他们就是抄袭了自己,自己怎么办?去告他们?再傻的人也知道,打官司是钱的,而利维恰恰没钱……
而且,就算退一万步讲,自己真的遇到了传说中的有良心的资本家,肯掏大价钱宣传,然后发行了之后和自己分账,而且良心十足的不做假账,不拖延支付,一口气付清了所有款项——可是,自己未来的怎么走?恐怖片出身的导演,还是玩dv拍摄的,这样的导演,在圈子里名声能好得起来才怪。人总是得有点远虑的,不考虑名声,只图弄点小钱,那是自己和自己的未来过不去。 斯皮尔伯格在1975年就制作了大白鲨,一举成名。可是从此以后,他也就一直都遭到了很严重的歧视,虽然拍出来了et,紫色等电影,可是却一直无缘奥斯卡,一直到了1993年他才拿到了奥斯卡,这期间整整过了18年,才把自己的商业片导演的名声洗干净,而且,靠的还是一部辛德勒名单这样的歌颂犹太人的大片。
连斯皮尔伯格都要费18年时间为自己洗清底子才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同,好莱坞的苛刻也就可见一斑了。拍摄一部恐怖片快速赚钱?看似是个好主意,其实那不过是在透支自己的未来罢了。拍摄一部电影,然后被歧视20年,期间不断拍摄献媚的片子来为自己洗地——除非有病,才会这么做。
当然,自己也可以考虑压根不洗地,就是一辈子冲着钱去。可是,在圈子里混过的利维很清楚:斯皮尔伯格和迈克尔贝,看似都是大导演,但是差异还是非常巨大的。
新人导演没有必要想着赚钱的事情,没有人脉,没有资历,本事再大也赚不到钱。新人想着的更多的,还是口碑问题。如何做出来自己的口碑,打出来自己的名气,比赚钱重要得多。
如果是前世,成为迈克尔贝,利维会很满意。不过现在么……自己是一个穿越者,作为穿越者,成为迈克尔贝很值得骄傲么?人都已经穿越了,赚钱的道路多得是,非得靠着把自己的名声毁了才能够换取金钱,这做法,堪称穿越者之耻了。而且,自己都已经穿越了,还不能够拍摄自己想拍摄的电影,而是得一味奔着钱拍电影……自己的追求可不是这个。
“希望如此吧,”克拉克嘟囔了一句,“只不过,拍摄电视剧,我们真的能够赚得到钱么?”
对此利维耸耸肩,没有说话。
拍摄一部电视剧,其实也还是为了以后的路途做个铺垫,亚历山大也没有想着靠着电视剧赚多少钱——因为电视剧赚钱,本身也不是很靠谱。
美国电视剧的经营模式相当复杂:制作公司负责制作,而制作好了之后,送给电视网。可是电视网买下来的,不是全部的版权,而是电视剧的首播权,也就是说,只是买下这部电视剧的第一次播放的权力。
而电视网给的首播权的买断价格,就是电视剧制作的成本费用了。一部电视剧想要从电视网那里赚到钱很难,电视网给的不会比他们的成本费用高出来多少,一般来说,把这些钱拿到手,前期拍摄中给演员,编剧,剧组成员发了工资,60%的钱也就没了,剩下的钱搞搞后期制作也就基本不剩什么了。靠着电视剧,维持生计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想要靠着电视剧大赚特赚,也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