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国王一直和托利党关系紧密,那么威尔士亲王殿下,自然一直和辉格党关系不错。(乔治三世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成了公子,完全就是被辉格党的公子福克斯带坏了的)如今在这个时候,威尔士亲王殿下出现在这里,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看出首相如今的态度了。
首相现在的政治立场。尤其是在是否支持战争上的立场,已经和将他推上首相的位置的正统托利党有所区别了,他和一帮子靠着纺织银行赚了钱的托利党分子们走在一起,以新托利党自称。而为了对抗正统托利党的压力,新托利党和辉格党走得比较近,只要能得到辉格党的支持,至少,小皮特如果试图在议会中发起对他的不信任案,那票数上,肯定是要差一大截了。“艾辛格,”阿丁顿首相非常亲热地喊着斯坦顿的名字,“我来给你引荐一下,这位就是威尔士亲王殿下,也是将来你的顶头上司。亲王殿下将亲自担任第六调查科的主官。”
这个安排相当合理,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作为未来的国王,亲王殿下当然应该对这些事情有所了解。不过亲王殿下其实对斯坦顿的工作并不关心,他只是很礼貌地敷衍了两句,便先离开了。其实,这个职务对于亲王殿下来说,只不过意味着多了一笔收入而已。而大家都知道,亲王殿下债台高筑,很缺钱。
乔治三世国王没法废掉太子,但是他有其他的教训这个逆子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不给他钱!
国王陛下用各种方式,削减给亲王殿下的年金,不给他钱。威尔士亲王是个公子,如果手上没钱,还怎么当公子呢?国王陛下觉得,他拿住了那个逆子的要害。那个逆子,要么老老实实地向他投降,要么就得改掉自己的大手大脚的毛病。
然而,国王陛下失算了。既然亲王殿下的地位不可动摇,而且亲王殿下不但比国王年轻,还比国王健康得多,那么,大家自然都知道:总有一天,乔治三世的统治将到达尽头,而威尔士亲王殿下,将登基为王。
既然威尔士亲王总有一天会成为国王,那么哪怕国王陛下一个便士都不给他,也有的是愿意借钱给他的人。所以,亲王殿下债台高筑,但是总还是能不断地借到钱。甚至都不用找犹太人借高利贷。
当然,老是借钱也不太好。如果能有更多的,自己的钱,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再加上,新托利党也正在谋求自己的位置,于是亲王殿下便和新托利党的家伙们又走到一起来了。
至于案件最后的结果,嗯,在经过了军事法庭的秘密审判之后,“水雷研究小组”的大部分人都被拖出去打了靶。而在斯坦顿交上去的案卷中被牵扯到的人,基本上都没事。当然,王家反谍报调查组的调查结果中牵扯进来的人也同样啥事没有。据说,双方在一些问题上获得了一些共识,并成功地使得双方的关系进入了“威慑纪元”。
这件事情虽然意义不小,但是基本上都只在暗地里进行,所以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这么回事的,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英国人最为关注的,绝对还是法国的那个“巴交会”的事情。
在法国人的“七便士联盟”的广告攻势下,“巴交会”已经成了英国商人们最为关心的事情,甚至于不仅仅是商人们对“巴交会”感兴趣,一些其他的人,也对“巴交会”充满了兴趣。比如费金的帮派,就对广告上的一种用于医疗的小商品——钢制的镊子非常感兴趣。而那些女人们,则对各种法国小饰品什么的非常关心。
甚至,就连乡村里的地主们,也对“巴交会”非常的关心。他们一边诅咒该死的法国人,因为他们了解到法国人的粮食的价格似乎相对比较低;一边开始关注毛呢的价格,并开始考虑,要不要将更多的耕地改成牧场,要不要把那些佃户都赶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之后,这些地主们都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如果“巴交会”上的实际成交价格和广告上面预估的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养羊肯定要比种小麦赚钱。
一些谨慎的地主决定,等巴交会结束后再做决断;而一些性急的家伙,在经过计算之后,干脆就开始驱逐佃户,并直接在麦田里面放羊了。
好在如今,因为那些做买卖的“体面人”都已经知道英国暂时不会主动开战的消息了,于是纺织业又开始了进一步的扩张,甚至一些原本主张对法国开战的家伙,因为注意到短期之内开战无望,便也加入进来,打算先捞一笔再说了。所以城市中对工人的需求也大大地增加了。这些被赶出来的佃户,倒也不至于立刻饿死,虽然最多几年之后,他们就会在纺织机旁边累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