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海兔正在变壮
……
吊脚屋。
守岛士们在这里居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守护汉家的海上边界。
就这么直接压的粉碎。
难受吗?
没等原先的几名守岛士内心有什么感受呢,船两侧的沉海网箱就开始往外推,一个个掉在海中,有充气包托着,由小船往四周拉。
当全部拉空之后,船底开始放水。
大量的海水涌入海水净化仓,船体开始下沉,一百多名潜水员跳入海中,开始在水底打固定桩。
先进行初步固定,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这里还有无数的工程要搞。
船体上,原本挂在两侧的沉海网箱离开,露出一行大字。
以前的旧吊脚屋上,写着一行小字,是他们的吊脚屋编号,用油漆手写的。现在这行大字,一模一样。
是拍了照片,然后回去照原样喷上去的。
原先的几名守岛士眼泪止不住的流,杨海亮骂了一句:“哭个球,换了新屋子,给老子笑。”
笑,表情是笑的,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杨海亮拿出手帕:“整的老子也想哭了。”说完,杨海亮背过身去,指着站在甲板上抽烟的人就骂:“你们几个兔崽子,光知道自己抽,给我点一根,再拿点好吃的给咱们以前守在这里的兄弟打打牙祭,赶紧呀。”
鱼篓上可有设计酒店里。
理论上,供来往船只临时休息,实际上怎么用杨海亮也不知道,他只是负责管理这里。
未来,这船上长驻的人只有四百多人。
在施工结束后,工程人员离开,他这里一半的人要调到更远的岛礁上,给他补充新人。
就南码头的方案,第一批不多,也就三十艘大大小小的旧船改的鱼篓。全部固定在最边界的岛礁上,顶在第一线。
最弱的一个,也要在鱼篓的仓库里堆上不低于五千吨的各类鱼叉。
最远的,最大的那艘,是用二十五万吨油轮改的,那个改造难度有点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拖出来。
那个还配了直姬两架,真正能打架的那种。
还有能飞超过六百公里的大鱼叉、以及四根三千公里的飞棍。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安稳的养鱼。
就羊城这边海兔所属,水产养殖的技术水准,这种养在远海的优等海鱼品种,可以非常接近天然的鱼类,而且远海水质好,我们不需要饲料,只是在海底围一块,仅需要少量的人工饲料补充,就能培育出海洋生态环境,让我们的鱼生长的很好。
然后,货船会经常来往于各鱼篓,补充人员消耗,以及运来养殖需要的饲料。
如果纯按经济学角度计算,这种网箱放在距离海边二十公里的距离内,肯定是最合适的,运输距离短。
但海兔们,不考虑这个。
鱼篓能挣钱,运输费是很贵,但汉家的海更贵。
相比起汉家的海而言,那点运费也就不算什么了。
更何况,羊城码头正在改造一船新建好的八万吨级运输船,原本是装柴油机的,现在装的是冷聚蘑菇充电宝。
这样一来,除了运输时间上的浪费,能源消耗比用柴油节省多少倍呢。
每一克氘在冷聚蘑菇充电宝里,相当于七吨半柴油的产生的能量,研究所正在努力,想将这个数据提升,提高到八吨以上。
原本这艘八万吨的船,满载的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差不多在四吨。
换一个角度计算,百公里零点五克氘。
当下的行价,高品质蘑菇原料,一克就是五百美刀。而海兔的海水提取成本约在三十美刀左右。氘的提取成本呢,十元汉家币之内。
那么,八万吨货船百公里能源成本,五元汉家币。
换成柴油……
这个实在没办法比了。
简单来说,用冷聚蘑菇为动力的船,基本上不考虑能源成本了,可劲的跑吧,只要人不累,只要船不坏,尽管跑。
而且更省地方。
原先这条船,设计中有一个十五米长、宽、高都是十米的多层大油箱。
装满的话,能装五千吨油。
现在,这地方也省下了,可以装其他的东西。
发动机更大,现在换成电的,又省了一大块地方。
只是,八万吨运输船,需要装八个充电宝,才能提供足够高的能耗,船上的机器一开,一分钟就是几百度电。几组主电机一开,一分钟就是成千上万度电,怎么着也是四万千瓦总功率。
汉家穷、海兔更穷。
现在问题来了,海兔怎么就能建得起这么贵的船呢。
海坊那边的生意,有一半其实就是海兔在暗中帮着宁仁搞的。
眼下最挣钱的,不是在海坊,而是在莱州。
宁仁从小山村回岛港,沙玛、西芙都还没有回来,宁仁已经说辞都想好了,就是自己的车翻沟里了,然后向导、司机、保镖还有自己,在山里熬了两天才等来救援,可是把自己折腾惨了。
毕竟,回岛港后的宁仁,比离开之前,瘦了差不多十几斤呢。
明显一看,就是瘦了。
宁仁回到岛港,闭门谢客,说是要休养一下。
事实上,宁仁就是在躲事。
在暗中观察,有一些事情的发展。
再回过头说莱州。
莱州海兔码头,属于海兔北码头大区域的一部分,到了深夜,就开始装船了。
一车又一车的午餐车运到码头,开始装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