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巧珍这才回神,整顿了心绪,强打精神吩咐香莲,给陈婆婆拿两串钱去买菜。
孙氏则颇为肉疼的跟着出去,把家里放置米面的位置指给两个粗使婆子。
她一边往回走,一边又暗暗点了点连巧珍带回来的仆从人数。
好嘛,十二个人!
这么多吃闲饭的,用不了多时就能把她家吃的底朝天。
再回来坐下,孙氏拐着弯的说道:“你带回这么些人,有没有妥当安排?若没有正经事做,长年累月下来,你才有多少家当,怕是很快就会耗尽呢。”
孙氏刚才倒是看见好几个箱笼,都抬进闺女房间了。就算里面有些金贵物什,但总不会多到不完、用不尽的地步。
而且她表达的意思也很明显,这些人得连巧珍自己养。连家勉为其难,可以收留和离回娘家的女儿,却负担不起其余这些人的吃喝用度。
连巧珍当然不会凭白养十几个人。
她还没从刚才的打击中恢复,有点没精打采的说道:
“我打算在易水县开两个食肆,嗯……牧良镇的码头不算小,码头也开一个。三个食肆,足以安置这些人。若经营的好,能有些许进项。”
赵掌柜这些人经营过酒楼,食肆绝对是他们的好去处。
但这个计划却大出孙氏的意料:“三个,你一下就要开三个食肆?万,万一亏了怎么办?”
她闺女,她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刚因为做生意吃了大亏,她这一起手就是三个食肆。
这种手笔,是咱小老百姓能做的吗?
连巧珍没心思在意孙氏的质疑,只淡淡应了一声:“要开三个的,否则这么多人没地方安置。”
孙氏现在的心情,用现代那句话来说,就是满头黑线:只是为了安排这些人,便要开三个食肆?
开买卖那是要本钱的,一个照顾不到便要赔本的!
想到自家闺女的固执,孙氏没纠结赔本这个话题,转而劝道:“其实吧,既然用不了这许多下人,不如就发卖了吧。只有把银子拿在手中,才是最实在最安心的。”
连巧珍看了孙氏一眼,她娘这种没眼界的妇人,只知道把家里几个钱握在手中、藏在罐子里,却不知道银子是能生银子的。
她淡淡说道:“这些人之前都在酒楼做事,我那酒楼的招牌菜得保密。若把他们卖了,那些菜的做法哪里还有秘密可言?这事儿不成的。”
孙氏皱眉,很不敢相信的看着连巧珍,问道:“你还有开酒楼的心思?”
开酒楼吗?当然!
想到开酒楼,连巧珍有了些精气神:“嗯,若是有机会,还是要试一试的。”
不是有机会才会试,而是她一定要再开酒楼!
她活过一世,那一世她做的最熟、最拿手的,便是经营点心和酒楼。这两个赚钱的事项,她无论如何也要握在手中。
孙氏却是听得心惊胆战,在她心里,酒楼是有钱有势的人才能做的营生。
她闺女已经吃过一次亏,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孙氏再劝:“若你手里有些银钱,不妨买些田产。田产历来是最实在、出息最稳定的家业。你这些下人,让他们去耕种田地便好,一年的出息除了他们的嚼用,你也能攒下不少。”
孙氏的这个建议,倒是让连巧珍对她娘有所改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