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李威的爷爷时代,社会动荡,老头和师兄弟们先后出去,意图搏个富贵。
最终,有的留在军中,有的去了地方。
只有老老李,贪恋家里的几亩地,回老家种地了。
却也凭借参军的功劳,做了村里的大领导。
到了李猛,也就是李威的老爹,从小就靠近组织,积极参与集体事物,等老老李干不动了,被村民拥护接班,继续为集体服务。
本来李猛打算培养一下李威,可这小子看不上村里这点工资,也不想为村里服务,没结婚就跑到城里去了,随后被陆丽丽这小狐狸精(注:李猛语)勾了魂,留在城里结婚生子。(注:不听话李猛不给钱。)
再说李猛,为村里操劳这么多年,两袖清风一贫如洗。(注:还是李猛自己说的。)
村民也不好意思见到这位德高望重的领导这么困苦,自发的把数十亩地给换到一块了。(对,就是自发的。)
并且主动帮忙,从山上捡石头砌围墙,把几十亩地圈起来,形成一个大院。
而且里面建好了十几间大瓦房,栽种着各种果树蔬菜,果树间隙建设了牲畜圈,为人民提高营养水平,增加肉食供应做贡献。
大院距离大路边几百米,有条路直通,且依山傍水。
可惜的是,大院附近那条李威小时候,常常摸鱼捉虾的清澈小河,不知从哪年开始,里面的河水越来越脏,鱼虾蟹也不见了踪迹。
呃!又扯远了。
大周开着车,很好奇的问能不能过去半挂车,别回头进不去出不来就麻烦了。
李威正烦着呢,摆摆手示意只管走。
必须要佩服鲁省的公路,修的宽敞平坦,除了不抗折腾,耐久性差点外,别的谁也挑不出毛病。
随着李威一句:“前方路口左转,进大院就是。”
大周看着眼前这条普通的水泥路,只有五米宽,延伸五六百米,拐进去,看到山石堆砌,高约两米多的石墙,大门为推拉式,大开着,里面有近千平米的空地,混凝土浇筑,显得极其宽敞。
开进大门,见东西两侧,各有几十排猪圈,猪圈前后分隔距离约有十米,中间栽着果树,猪圈后是牛棚,里面拴着的肉牛透过树木间隙,木呆呆的看着他们。
大门远处偏东,是一排高大宽敞的大瓦房,四周都是苗木,草因寒冬枯萎,只有冬青青翠依旧,房后不远处是树林,接近成材的杨树看不到尽头。
房门前停着一辆二手小货车,车上车下,几只大公鸡带着各自的妻妾们停止啄食,看向这突然闯进门的大家伙货车。
几个工人推着小车,忙里忙外的打扫卫生,添加饲料,把粪便推进化粪池。
几头猪把前蹄搭在圈墙上,好奇的看着,似乎琢磨:‘这不像来卸饲料的。’
“卧槽!威哥,这是你老家?有这个大场子你特么出去替班?神经病啊?”大周瞪起眼来,不能理解李威的脑回路。
“屁,老爷子弄这个根本不赚钱,纯粹是图个乐呵,养牛赚点钱,补贴了养猪的费用,还欠了不少饲料钱,听说这些年一直白忙活,俺媳妇嫌臭,也不让俺干这行。”
“特么的,这还用你干活?你说这话不怕遭天谴?”
“俺也没办法啊!媳妇和老爷子不对付,老爹老娘有吃有喝不用管,让俺好好干活,挣钱养家糊口,实在混不下去了就回家养猪养牛算了。噢,俺老爹就是这么说的。”李威苦着脸,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你大爷的,气死我了。哎威哥,这地方多大?能养多少牲口?”
“听老爹说,还不到一百亩地,全养满圈,能养猪六千左右,牛只能养五六百头,老爷子说了,要留出空间,人舒服就好,所以养了不到三分之一,假如建设好,规模还能大一倍不止。”
@八月暗香,@毛缺久,@云水莫负,@藏不虞,@20200110203356743,感谢您的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