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盛大演出(四)《十日谈》
齐斯记得,他曾经是有过一个真正的朋友的。
那是十一年前的事了,有个傻乎乎的小孩恰好和他是同桌,恰好和他一样没有朋友,便自然而然地接近了他,和他分享零食、聊天逗趣、嬉笑打闹。
那时齐斯只有十一岁,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正常人了,但至少没干过违法犯罪的事儿。
他习惯于安安静静往角落一坐,翻阅一些血腥黑暗的禁书,想象书中角色的惨状,直到苍白的脸上泛起血色,呼吸也变得急促。
“朋友”不能理解他的爱好,却依旧坐到他身边,吃力且惊惶地进行阅读与观看,试图理解他的兴奋和喜悦。
“齐斯,你为什么总看这些东西啊?”有一次,“朋友”问齐斯。
“我在为我自己挑选死法。”齐斯说。
他捧着一本阐释爱欲和食欲的关系的书,头也不抬:“我一直很好奇,我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死后又会去往哪里。”
“朋友”咋舌:“你才十一岁,为什么要考虑这些事啊?”
“因为无聊。”齐斯说,“这个世界就像是被编写好的那样,所有人和事都有固定的行为模式,喜怒哀乐可以被精准地衡量,而我什么都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死后的世界不无聊?”
“我不知道,但那就像是一个盲盒,至少有一定几率是有趣的。”
“朋友”呆愣了半天,忽然开始讲一些不着边际的笑话。
齐斯知道“朋友”是想让他愉快起来,按照约定俗成的道理,他应该识趣、捧场。
于是他合上书籍,安静地听完那些无聊的笑话,露出夸张的假笑,再讲一些更无聊的笑话来应和。
那时,他从来没有告诉“朋友”,他不止一次冒出过杀人的念头。
在童年蒙昧不清的印象中,脑海底部总有一个声音在诱惑他,说缺失的情感可以通过杀戮的刺激催生,苍白的记忆可以用死者的鲜血着色,荒芜的心底应该住着一只疯狂的野兽……
但他告诉那个声音,“朋友”那么循规蹈矩的一个人,要是知道他成了杀人犯,不知会念叨他多久。
如果不出意外,齐斯或许会尝试伪装成一个正常人,并逐渐习惯于这种虚假的平庸,让心底的隐欲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化。
可惜好景不长,有一天,一些闲得没事干的孩子发现了他的古怪之处,顺理成章地玩起了打怪兽的游戏。
“齐斯是邪恶的,我们要打倒他。”孩子们是这样说的。
在他们放话“谁再和齐斯玩,我们就揍谁”后,他那唯一的“朋友”怕了,每次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好像躲避瘟疫或者猛兽。
甚至,在孩子们的号召下,“朋友”也开始向他吐唾沫,扔泥巴。
当“朋友”又一次故意撕毁他的书本时,他空荡荡的情绪宫殿里终于织起了一抹属于人类的情感。
难过、痛苦亦或是愤怒,总之,那是一种极度负面的感触,不容拒绝地构成了他对情绪的最初的认知。
为了不被“朋友”用憎恶的眼神看着,他只能让那双属于“朋友”的眼睛永远闭上。
从小,他就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孩子,杀一个同龄人对他来说并不困难,不过后续的麻烦确实让他反胃。
彼时他的父母还在世,他当然不能将尸体带回去;而留在外面,又有发臭腐烂,被治安局发现的风险。
他没有办法,只能一口口把他那个傻乎乎的“朋友”吃掉,吃得很干净,很撑。
——一点儿也不好吃,他再也不想吃一次了。
……
思维触及到记忆中的灰色地带,掀起阵阵尘霾。
齐斯抿了抿嘴唇,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中,基本确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
他说的细节完全和死者的死法相吻合,却没有一个人指认他,只有一种可能——玩家们看到的尸体并不一样。
齐斯看向查理,礼貌地询问:“请问我们可以中场休息一会儿,交流一下关于尸体的细节吗?”
“当然可以!”查理愉快的笑声在面具下闷闷地响起,“看来1号先生已经发现我留下的伏笔了!非常好,非常有戏剧性!”
这话一出,玩家们都顾不得纠结齐斯的血腥自述了。
提示不可谓不明确。
董希文喃喃道:“我看到的尸体是个年轻的男生,身上多处骨折,脑浆流了满脸。”
“不对,我看到的不是这样的。”和惠苍白着一张脸说,“我看到的是个肥胖的男人……”
齐斯笑了,用手托着下巴,有一搭没一搭地叩击下颌:“伱们还记得前置提示吗?‘我们每个人都有罪’,凶手可不一定只有一个。”
“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凶手,看到的都是各自杀死的第一个人。”汉森脸上现出狞笑,“你们装得可真好,要不是周可指出来,你们是不是打算把我投成凶手,让我去死?”
众人不承认也不否认,答案十分明确,毋需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