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赈灾之法
长孙无忧是一个不一般的奇女子,为了替李世民拉拢人心,做过许多王妃不曾会去做的事,例如给普通老人趿鞋,主动让道于妇孺等等。
眼下广凉县遭逢灾劫,身处漩涡之内的长孙无忧第一时间便在这里面看到了有利于提高李世民声望的机会,提议要广开城门,迎城外万千灾民入城,不过这一提议却遭受到了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陈放与王仕仁二人的共同反对,这让长孙无忧颇极是不悦。王仕仁的避而不答更是让她为之不痛快。
“陈先生,我观你也不是娇情的人,何不将个中因由道个清楚明白?”她冷眉催促道。
“这个……”陈放起身,已经猜到了长孙无忧的真正身份的他自然不会那么没有分寸直言长孙无忧的想法怎么的不对,是以略略斟酌了一下语言,他方才开了口:“姑娘心怀慈悲,愿与天下之灾民同甘共苦,鄙人深受感动,只是眼下开放城门于救灾而言,绝对是敝大于利的事。”
没有人不喜欢带高帽的,长孙无忧虽然比一般的女子更加聪慧,可越是像她这般懂得钻营的人,也是越会喜欢被人戴高帽的,且不说陈放即将说到的理会是否能够打动得了她,单是这一个响亮的马屁就足以让她心头的不悦缓上一缓了。
只见她受了这一个马屁之后,脸色稍微好转了一些,但心上所挂的仍是放灾门入城的事,不由得放轻语气又再催促了一回。
接到催促的陈放可不敢怠慢,忙向她解释道:“姑娘,现在不能开门广放灾民的不利原因有三。城内与及城外之间已经被一堵实墙阻隔多日,两方的生活俨然出现了冲突之处,若是现在开放城门,势必会导致城外灾民与城内居民的冲突,此为一不利。”
“其二,目前广凉城城内的存粮情况未明,可是粮价已经由原来的一斗七、八文通宝飞快地涨至了三十文左右,涨幅已过三倍,而且还有持续增长的势力。现如今再放入灾民,必定是有发放粮食的,城内的粮食未必能够负担得起,届时灾民们便是滞留此地,成为流民,在饥饿的迫使下,流寇也会随即产生,随之而来的便是抢粮的恶性事情。退一步,即便城人的粮食库存充足,粮食商人愿不愿意贱价卖粮与官府且不说。一旦此处持续有粮可领的消息传了出去,便会吸引更多的难民来,早晚是要承受不起的。”
“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话说至此,陈放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起来,脸上的凝重之意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的注意,几乎所有人都要脱口追问他这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的时候,他自己缓缓开了口:“现在灾民里已经陆续出现了多人患痢疾的现象,接下来几日如果天放晴了的话,到时候必定会诱发瘟疫,一旦我们没有能够及时控制好一切,致使瘟疫爆发了的话,恐怕整个广凉城就要都给毁了。”
话毕,众人的脸色皆变得十分的难看,大家都被陈放嘴里吐出的话给吓到了,特别是最后一点,瘟疫!
瘟疫,本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词,可是它所出现的地方就代表着死亡,无人不怕。
“既然是这样,以先生的高见,我们应先如何做才能够有效地震灾?”沉静了良久,长孙无忧将陈放的话细细想了一遍,发现陈放所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方才把开放城门的心思放了下来,专心讨论起如果震灾来。
在唐初,虽然比前隋旧制要好上了一些,可是在赈灾方面仍是按照老黄历来办的,而按老黄历来办的代表人物就是王仕仁,他只要城内不出事,不管城外哀嚎声。
只是这并不是长孙无忧想要的结果,她想要一份干干净净,最好能够歌功颂德一份功劳,是以她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在场看似最有智慧的陈放。
陈放细细想了一下,道:“赈灾当分多步走,首先第一步是要安抚城内城外的民心。城内的倒也罢,只要不开门,城内的百姓大多都会龟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不会整出什么幺蛾子来。至于城外的灾民们……”话说到这里,陈放顿了顿,接着又道:“灾民只要能有一口粮食他们就不会闹事,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让灾民们能够看上东西。”
此话一出,堂内的所有人皆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可是就在这个时候王仕仁却跳了出来,大叫道:“此计不妥!”
“王大人,你且说说此计有何不妥?”见王仕仁开口反驳了陈放的话,尉迟恭显得特别的兴奋,忙追问道。
“我们手头上的粮食库存已经不多了,根本不足以支撑城外那些灾民多少日子。”王仕仁道。
没粮食就谈不上赈灾。众人一愁莫展,可是陈放却听出了问题来。
“王主簿,我记得每一个县衙里每一造(每一次的收割)都会征收部分粮食存入官库,已经备不时之需的吗?年复年,广凉县都没有出过大事故,一年两次的量,何故我们广凉县县衙的手头上没有粮食了?”他好奇地问道。
官府存粮,以备不时之需是历朝历代都有的规矩,即便陈放这个不通历史的白丁也知道,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经陈放这么一点醒,大家都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不由得都把目光投向了王仕仁。
王仕仁狠狠剜了陈放一眼,忙解释道:“广凉内确实有存粮,只是早些日子天天施粥,如今粮食已经不再丰盛了,只余下一小些了。”
“无妨,一些就一些吧,我相信王大人也不至于那个胆大包天,做出侵吞官粮之事来。死小子,你且说说我们如何给外面的灾民们发放粮食。”尉迟恭恰到好处地替他开脱起来,王仕仁如觅知音,讨好似的哈笑点头。
见此状,陈放也不好抓住王士世的漏洞不放,开始将自己在后现代时所学习过的赈灾方法,结合目前的情况给搬了出来。
前面已经讲过发放粮食是不妥当的,陈放自然不会提议发放粮食,而是提议继续煮弱,而且要煮一些稀一点,但加了盐的粥。如此一来,既能够保证灾民们的健康,又能够让他们不至于有力气闹事,顺从官府里的安排。
再等过一段时间,灾民们无论从身体还是从精神上,都已经认同官府之后,便不再再放稀粥,改放稠粥了,而且必须是有标准的稠粥。
“什么叫做有标准的稠粥?”
别看尉迟恭一张黑炭的脸,对陈放也不看待,但是却有一副好学之心,遇到不懂的,还是主动问了出来。这让陈放微微有些错愕,但还是迅速地道出了解释:“插筷子不倒,也就是说粥煮出来后,插根筷子进去,这筷子不能打横!不能斜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