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准备拿出多少钱来补贴的?”
长孙无忌道:“陛下,这钱,可不是民部一家出啊,还有工部。”
“耕牛不算工部的,贞观犁,工部也要占一头啊。”
怎么可能全部由民部来出这个钱。
工部造出贞观犁来,你想要占据一份功劳,不出钱怎么能行?
张亮想要白捡便宜,长孙无忌怎么会给他机会。
张亮面露难色,道:“工部也没多少钱……。”
魏征幽幽的说道:“三百万贯的庙算,工部还没钱?”
“国事总共才一千八百万贯啊。”
不是。
张亮摸了摸胡须,什么意思?
怎么盯着我工部的钱来了?
你们一个个觉得我这个武官出身的工部尚书好欺负是吧?
我也是国公。
“陛下。”
“工部实在是拿不出钱来。”张亮道。
这时,李承乾走了过来,他接过手帕,擦了擦汗,笑道:“这耕地啊,可不是轻松活。”
“看看这一会儿,就出了不少汗。”
“看来孤还是锻炼的少了。”
他问道:“陛下,诸公,你们在说什么?”
“殿下,你要为工部做主啊。”
张亮喊道:“民部要工部给钱,补贴贞观犁。”
“工部哪里有余钱啊。”
李承乾大致了解,问道:“工部最多能拿出多少来?”
“啊?”
张亮傻眼了,他还以为来了救兵,没想到更重量级的。
李世民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
房玄龄轻轻撞了张亮一下,张亮这才反应过来,嗫喏的说道:“十万贯?”
“三十万贯?”
陛下跟太子都没出声,长孙无忌瞪眼,打发叫子呢。
“五十万贯。”张亮苦笑道:“工部只能拿出这么多了。”
“再多,我只能是去要饭了。”
李世民笑骂道:“看看你这出息,三百万贯,挤出来五十万贯来,就跟小媳妇一样委屈。”
张亮低头,有点气不顺的。
你陛下说的比唱的好听。
有本事别让工部拓宽河北官道啊。
又要马儿跑,又要薅马儿的草。
好坏都是你说的算。
回头事情没办成,还要怪罪我。
这文官真不是好当的。
“五十万也行。”
李承乾笑道:“民部准备拿出多少来?”
“五百万贯。”
长孙无忌说完,全场的人都惊了。
李承乾也有点讶异。
张亮懵逼,不是你民部这么牛逼的。
张口就来五百万?
还盯着我这五十万干什么?
你大爷的长孙无忌。
李世民狐疑,道:“辅机,五百万,你不是在说笑?”
“陛下,这五百万是一年的,看起来很多,但真落实到补贴上,可能还不太够。”
长孙无忌解释道:“我大唐如今有近四百万户口。”
“耕牛,耕犁的补贴算一贯钱,就需要近四百万贯。”
“若是一户,需要两头耕牛,两具耕犁……。”
看的出来,长孙无忌是做足了功课的。
否则,他说不出来这般详实的数据来。
事实也是如此。
耕牛作为民间主要的生产畜力,就极为宝贵,价格向来不低。
不然也不会有杀牛禁令。
如果不是灭了薛延陀,缴获大量活牛,运回国内,使得活牛的价格下跌。
长孙无忌都不敢说出补贴耕牛的话来。
虽说有些牛的耐力不行,不适用耕地,但那是少数,价格低点也能卖出去不是。
反正牛是吃草的,又不浪费什么粮食。
但就算如此,寻常之家想要购买,也是极为困难。
朝廷若是想要达到,民间生产提高,土地增长,只能是朝廷掏出一部分钱来。
当下朝廷是亏钱,但只需要一两年,民间粮食产量,就会有显著的提高,朝廷的税赋也会大大出现增长。
大家都是明白其中的道理。
魏征突然说道:“我倒是有个疑惑,朝廷补贴,百姓低价购入。”
“若是有些人利用这个价格差距,转手高价卖出。”
“这朝廷岂不是当冤大头了?”
众人也觉得有这个风险。
“陛下,这一点是该考虑进去。”房玄龄道:“朝廷的想法是好的,可总有一些利益熏心之辈,铤而走险。”
李世民皱着眉头,也在衡量思索。
李承乾道:“孤相信,百姓心里都是向往美好,靠双手劳作的。”
“就如生育国策一样,不能因为一些蝇营狗苟之辈,从而畏手畏脚。”
“这些人毕竟是极少数,不能考虑到这不确定的因素,就因噎废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