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是个极其傲慢之人,在他的整个人生中只佩服过两个人,第一个是他的父亲王博涛,可以说他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
王博涛的故事应该从那次改革说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公所掀起的那场革命。
这么称呼邓公容易让人误解,即中国的改革开放好像是由他一心规划好的,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运行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这场举世瞩目的发展可以说一直都在摸索中前行,直到今天,中国的发展,不,应该说是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地摸索中。没有人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所有的对与错都只有在结果出来的时候才会得以证明。这符合人类的法则,即人在做错事前并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是错的,至少绝大多数人做绝大多数的事情前的那一刻,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事。事情的对与错往往是由结果的对与错来决定的。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决策者来说,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向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作为方向的制定者,他们其实无法完全看清结果,可是作为决策者,他们又必须对结果负责。
1978年,王博涛在一个集体螺丝生产企业当工人。一天,《人民日报》上一个关于科学养猪的新闻让他彻夜难眠。在那个革命与斗争占据报纸全版的时代,这样的新闻可以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王博涛知道时机来了。同年,他参加了高考,这是他一直没有忘却的父亲的家训:永远不要放弃学习。可惜的是他落榜了,不过这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当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拥有敏锐洞察力的王博涛决定辞职自己办工厂。
他在浙南一带起初以走私起家,随后开办了一家工厂做螺丝,这是他的熟悉的工作。最初做企业时,没有地方买到原材料的他就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地收废铁,有时候他还蹲在国企的门口,有些不要的废钢管、破线圈,他就当宝贝似的检回来。那个年代他没有“经销指标”,东西卖不出去,他就挨家挨户的推销,终于找到了一些缝隙。
到了1980年,他已经做得有些规模,身家已经有20几万,在那个时代,这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然而好景不长,次年一月份,国务院两次发出紧急文件打击投机倒把。
1982年,王博涛被打击投机倒把的工作组叫去谈话,并最终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判决有期徒刑1年。
这是王博涛事业的第一次衰败。富有讽刺性的是,他的第一次成功是因为中国的开放,而他的第一次的失败则是因为中国的保守。
1983年,出狱后的王博涛由于入狱的原因已经没有办法再在家乡待下去了,他的入狱在他家乡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因为投机倒把进了监狱。王博涛无奈转战北上去了吉林省长春市。
那时,君子兰的疯狂正在长春生长,王博涛也加入了其中,并且也挣得了不少钱。然而到了1985年6月,君子兰价格一落千丈,王博涛血本无归并欠下了许多外债。至此王博涛总结出了一个教训——只做实业。
1988年,王博涛来到深圳再次下海,这一次他做的是制造业,正当他的企业逐渐兴起的时候,一个骗子公司骗走了他5千万的资金,王博涛也因此欠下巨额的银行贷款。
被命运无数次作弄的王博涛并没有放弃,1998年,王博涛回到浙江再次做起了制造业并销往海外。这一次,他做的很成功,到了2008年他已经成为当地制造业的佼佼者。然而,2008年一场来自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他的企业面临了经营困境。不过,王博涛并没有像过去一样倾家荡产,他的企业仍然能够维持下去,只不过他改变了原有让儿子继承这份家业的打算。
原因很简单,简单的中国制造在未来的发展已经陷入了瓶颈,他必须让儿子多学习些东西,以便让自己家族的事业能够实现成功转型。而王福也不负父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北京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