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打头是三个小姑娘,却也没敢怠慢,一番寒暄之后,召来书吏招待他们,还不由叮嘱书吏小心伺候好了,可不敢得罪。
当下,书吏恭敬的引着宋秋三人往公房去。落了座,还有人上了热茶。
须臾,书吏捧着一个大本子过来,摆在桌子上,本子展开一页,上头正是章镇的舆图。
舆图画得很简单,就是大概的路线,上头有标注,哪里哪里是什么村,哪里哪里是什么地方等等。
书吏指了侧下方的一条画红的路线,那正是出了章镇的官道所在。
“姑娘瞧,这一条便是章镇通三台镇所经之地,三十五里之内都属于章镇辖管,其中有两处,方圆十里偏僻不见村落,也正好有宽敞的位置。
一处便是这里,出了章镇十四五里的榆钱沟,这里一面是榆树林,一面全是草地,要修建房子很方便。
另外一处在这里,离章镇二十七八里的落风坡,离三台镇差不多二十里,正处于两个镇子的中间地段,紧挨着官道正好有一处几亩大的荒地,对面则是一条河,用水很方便。”
宋秋顺着书吏所指,一边看那些地方,一边听着书吏说话。
听罢,她觉得这两个地方都不错。
榆钱沟这里,虽然出了章镇十几里就到了,但要从三台镇那边过来,就得走三十来里。
出门在外,多有不便,赶路人都讲究一句话,未晚先投宿。
总之,为防露宿荒郊野外,就得算着时辰紧赶路,太阳一开始下山,就得准备找投宿的地方的。
这三十来里路,要碰上下雨或者什么事耽搁一下的,从三台镇过来,傍晚赶不进章镇,这也是有可能的事。
而落风坡这里,到两个镇子的距离都差不多,都是上二十里的,别说人,这些拉力的牲口,走二十来里路也是必须要歇个脚的。
换做夏天,那更是不可能行二十里路都不歇息歇息的。
所以,这两个地方,都不错。
宋秋一时半会儿决定不了选哪个,想了想,左右这次都要买人的,买一个也是买,买几个也是买。
银子也够,干脆就先把两个位置都定下再说。
听她两个位置都要,书吏也爽快,麻溜的就执笔开始写起了地契来。
“落风坡这处正好是四亩的荒地,就都划给姑娘你,至于榆钱沟这里,这一片草地太大,姑娘也用不着这么多,不如同样也划四亩给你?”
四亩地挺大了,完全够了。
宋秋点点头,有了地契,在这里建了房子才是她的,但附近这些空地,她晾晾衣服,放放东西,也是能用的嘛。
那荒郊野外,又没有别人,又不是镇上,也没有谁来跟她占地方用。
书吏下笔迅速,很快就写下了两张地契,盖了镇公所的公章,递给了宋秋。
一共八亩地,都按荒地的价,三两银子一亩,书吏连过手续的银钱都没有收,一共二十四两银子,一文多的也没要。
这就是走人情的好处了,要不然,哪能办得这么痛快?
宋秋接了地契收好,心里也很是感激了一番高氏,有她提前打了招呼,在建平县去拜见了高县令,对方二话不说就给了他们手书,让他们能便宜行事呢。
宋秋给了二十四两银子,却随后又塞了一锭碎银子在书吏手里,多的话没说,只笑问:“敢问大人可知道这最近的地方哪有能买得着木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