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关灯
护眼
第274章 ,姚家坝(求订阅)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了碍事的许仁贵,村民们也散场了。而许百年则是找到计分员替他弟弟许千年请了假,然后跟着老许他们离开。

计分员压根儿就不敢阻扰,许百年只是去了一趟城里,居然坐着汽车回来了。

跟着一起来的许多年,看样子就不是一般人。

颇有领导干部的气势,反正有点吓人。

加上刚才许仁贵也被许多年给整的没脾气了,所以计分员不傻,干脆利落地同意了。

跟着老许他们离开的许千年,满脑子浆糊,只能傻笑着被周红梅拉着走。

当年他跟他三哥一起,和老许他们走散的时候,他才三岁多,比他三哥小一岁。

三岁多的孩子,更记不住事情了。

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认亲,许千年自然是非常懵逼的。

不过,他后背上的胎记,确实是真的。

瞅着老许和周红梅在确认了他后背上的胎记之后,激动到落泪的样子,许千年心底也很是触动。

几人已经上了车,小豆包和小团子看到爷爷奶奶流眼泪,她们也跟着委屈地想哭。

许多年还准备开车呢,看到这一幕,就没有启动汽车了。

等周红梅的情绪调整得差不多之后,许多年这才启动车子,然后按照许百年指路的方向,先去了两兄弟住的地方。

他们两兄弟说起来也挺惨的,许百年相对老实巴交,但好歹有个女孩子愿意跟他,所以成家了。

提起这事儿,也是因为当年十几岁的时候,许百年刚巧碰到了被小年轻欺负的姚春喜。

英雄救美的老套路在农村是屡见不鲜的,毕竟靠近城市郊区的农村,什么样的青年没有?

何况,许百年十几岁的时候,那会儿正是一九四八、四九那几年。

而那个时候,正是乱糟糟的时候,直到建国之后,姚家坝这才渐渐稳定了下来。

毕竟京畿重地,哪能一直乱下去呢?

后来,姚春喜就嫁给了许百年,两人成家之后,却一直没有孩子。

不是不敢要,而是看过医生了,许百年有隐疾。

汽车上,许百年虽说老实巴交,但压根儿就没提这件事儿。

等到了地方之后,周红梅看到了姚春喜,一个样貌还算过得去的黑妞,看起来也已经三十多岁的样子。

这才询问许百年,他的孩子呢?

成家之后没有要孩子,在这个时代是非常不对劲的事儿。

支支吾吾的许百年,没有说出话来,还是姚春喜拉着周红梅,才知道了前因后果。

后者明白之后,当即便拉着老许到了一旁,一阵嘀咕之后。

老许又拉着许百年到了角落里,最后才把许多年给喊了过来。

正抱着小豆包和小团子的许多年,心说喊我过去干嘛?

“三儿,不对,现在应该喊你叫老五了,你给你三哥号号脉,他好像有隐疾,这么多年都没生孩子,看看是怎么回事?”

“爹,这事儿不急,等我们回到九十五号院之后,我再跟三哥聊这事儿吧。”

另一边,许千年也被周红梅追问了。

许千年是单身汪一枚,他住的房子,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真的是什么都没有,就一张破旧的床,什么桌子、衣柜这些全没有,就角落里还有一把磨得锃亮的镰刀。

鞋子是草鞋,布鞋是没有的。

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而且好多补丁,可以看得出来,就是别人剩下来的衣服,并不是新衣那种。

看着像是缝合怪的衣服,许多年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那间空荡荡的房子,更是深深刺激到了他。

一个二十六岁的农村小伙子,没有媳妇,打光棍还算正常。

可家里却如此简陋到极致,人家乞丐都比他多的家具呢,这就很匪夷所思。

相比起来,许百年的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周红梅连连追问,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她隐约知道,或许跟刚才那个嚣张跋扈的许仁贵有关系吧。

几人在这里待了没多久,然后就坐上车离开了。

姚春喜也跟着一起离开,先回城里的南锣鼓巷吃饭再说。

毕竟姚春喜这么多年都跟着许百年,不离不弃,可谓是相当合格的妻子了。

总共六个大人和两个宝宝,坐上一辆吉普车,说实话,有点挤。

但也还好,挤一挤也是没问题的。

坐上车的姚春喜,比许百年还要拘谨。

而且她跟她男人坐在副驾驶上,两人都很瘦,倒也不算特别挤,但就是紧张。

人生头一回坐车,不紧张才怪哩。

汽车在马路上狂奔,三十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实际上可不止三十公里,已经将近四十公里了。

后排的小豆包和小团子两个小家伙最开心了,汽车在路过小坑的时候,她们就会噢噢起哄。

就很好玩的样子,小脸蛋十分吃惊。

本来周红梅还想跟许百年两兄弟多聊聊,可一路上因为小豆包两姐妹,都没怎么好好聊天。

许多年也是闷不吭声的性子,他三哥和四哥也一样。

所以车上就只有小豆包她们的笑闹声。

不多时,汽车很快回到了九十五号院,一行人下车走了进去。

姚春喜看到这么气派的四合院,顿时更加拘谨了。

乡下农村来的农妇,对城里的一切都很好奇,但同时也会心生自卑。

并且是十分强烈的自卑感。

虽说周红梅也好,老许也罢,他们都很和善且热情,但二十多年没见,关系陌生属实正常。

当看到许多年他们一行人踏进院里,邻居们顿时投来注目礼。

中院许多年家里边传来的肉香味,让四合院的邻居们,都齐聚在中院,美其名曰一起纳凉。

放狗屁,那么多人聚一起,不更热么?

走廊处都是人,大部分都是大妈小媳妇,要不然就是像许卫东这样的小屁孩。

至于小梅她们这样的孩子,就见不到人影了,毕竟这会儿还在外面野着呢。

放暑假嘛,很正常。

“妈妈!”

到家之后,小豆包和小团子都从她们爸爸怀里下来,十分热情地小跑着走向她们妈妈。

客厅里,刚端菜出来的秦淮茹,看到两个女儿,也十分高兴地抱住了她们。

然后就听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分享她们刚才在路上看到的一切。

姚春喜看到这一幕,顿感十分温馨,也很想要一个孩子。

可是,她的目光看向许百年的时候,顿时暗淡了下来。

后者十分敏感地察觉到了什么,内心更加愧疚,满是煎熬和痛苦。

自打姚春喜嫁给他之后,这么多年了,一个孩子都没有。

要不然,现如今,他们的孩子可能都上小学了呢。

周红梅招呼着许百年两兄弟入座,热情似火,似乎要把这失去的二十多年母子感情,在这一刻彻底宣泄出来,好好弥补一番。

老大和老二就是靠边站,被周红梅喊过来介绍了一番之后,就又赶到一旁去了。

其实这个时候,客厅真的是站不下脚了,人可不少。

算上堂大伯家的三个儿媳妇,屋里最起码有二十人。

许多年赶紧把小豆包和小团子她们平时玩耍的乐园给收了起来,要不然大家都没法活动了。

等下小梅她们回来之后,家里肯定更加拥挤了。

堂大伯家的三个儿媳妇,识趣地赶紧走路,毕竟老许家马上就要聚餐了。

人家的家宴,她们就算是外人了,虽说她们有帮忙一起做饭,但坐下来一起吃饭,还是太尴尬了。

再说了,她们又没有粮票,每天中午都是回她们家吃饭,然后下午再回来这边学习的。

客厅里,周红梅张罗着一切,然后打听着许百年两兄弟这些年的经历,同时也把家里的情况,简单跟两兄弟说了。

没过多久,许舞梅她们从外面野回来了。

三个孩子都很懵,不就是一个上午的时间么?

怎么突然就多了两个哥哥(叔叔)?

原本应该喊许多年为三叔(三哥)的,得,现在只能喊五叔(五哥)了,好神奇,有些不习惯啊。

而且现在的三叔(三哥)好老啊,比老许都要老的样子。

许千年这个四哥(四叔)也一样,看着又老又瘦弱,似乎风一吹,他们就要倒下了一样。

农村生活,怎么那么可怕?

餐桌上,一家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团圆家宴,正式开始了。

米饭蔬菜这些,基本上都是许多年家里提供的,也只有他家才有这么多粮食。

再者说了,许多年和秦淮茹都是有工作,双职工家庭,就是这么豪横。

当然了,老大和老二家也相应出了一些粮食和蜂窝煤,还有就是做饭的时候,主力军是胡美凤和范招娣。

秦淮茹还需要给龙凤胎喂奶,光是照顾小不点俩孩子,就够她忙活的了。

所以,她这个辅助,真的就只是辅助罢了。

吃饭的时候,聊的都是些开心的事儿,但后半段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当年,许百年两兄弟跟家人走散之后,兜兜转转之下,最后被许仁贵的父母收养了。

那个时候,许仁贵家里还算富有,算得上是小地主。

并且许仁贵父亲还是教书的,所以在四十年代那会儿,家境殷实。

即便多了许百年两兄弟,也依然可以供养得起。

然而好景不长,在四八年的时候,许仁贵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加上建国之后的土改等事情,许家也相继沉了下去。

好在许仁贵父亲在世的时候,跟乡里邻居的关系都十分不错,倒也没太惨。

然而,度过了战乱、土改、饥饿、贫穷和疾病等,在今年年中的时候,许仁贵的老母亲,还是不堪身体重负,在饥饿中去世了。

原本许百年和许千年两兄弟,还有老太太帮扶着,没让许仁贵欺负得那么狠。

结果,老太太一走,许仁贵就变本加厉了。

其实,他还有个大哥叫许仁礼,然许仁礼比许百年还要老实巴交,而且也是不太管事的那种。

所以许百年两兄弟就惨了。

这就是许多年他们今天去到姚家坝之后,看到两兄弟家徒四壁的原因。

因为大部分的家具什么的,都被许仁贵给抢走了。

美其名曰是还他父亲当年收留他们两兄弟的债。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是老实巴交的许百年两兄弟呢?

周红梅眼眶红红的,秦淮茹她们听完之后,也是心里难受。

“老三老四,你们搬回城里来吧,不要继续待在姚家坝了。”

老许突然开口,得到了周红梅的点头应许。

然而,此话一出,客厅里的气氛,却凝固了起来。

许百年两兄弟连忙摇头拒绝,姚春喜没有发言权,但也站在她男人这边,支持他的决定。

虽说是亲生的,但二十多年没见,关系陌生着呢。

搬来城里这件事,确实是大好事,但老话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她男人在城里的三兄弟,全都成家了,谁知道他们的媳妇儿是什么意见?

毕竟一旦真的要进城里来,势必会动别人的利益,换做是任何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更别说现在这个特殊时期,是谁想进城就可以进城的么?

老许此话,明显就欠考虑了。

压根儿就没有考虑后果,或许他只是见不得许百年两兄弟那么悲惨的人生,想要好好弥补一下?

或许对老许来说,他家有麒麟儿,许多年大小是个领导,肯定有办法吧?

所以他膨胀了!

“三老五,你是领导,这个屋里就数你职位最高,你说说看你的看法。”

果然,客厅的氛围凝固之后,老许马上就开口点兵了。

许多年心中无语,老许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尽管他可以理解老许和周红梅两位老人‘失而复得’的心情,激动、欣喜等等,导致他们做事说话都不过脑子了。

秦淮茹略微担忧地看着许多年,这事儿可不小,可别往肩膀上扛啊。

“爹,按理说,我大小是个领导,应该给三哥和四哥安排一下,但是爹,您有没有考虑过,现在是什么时期?”

叹了一口气之后,许多年沉吟着说道:

“让三哥四哥搬到城里来这件事,我是一百个赞同的,而且也一定会帮忙到底。”

“但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来。”

“我得想个万全的法子,就像小茹这样,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巴,那么到时候就没人敢胡说八道,也就不存在任何的隐忧了。”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秦淮茹目露担忧之色,她害怕许多年做不到或者太劳累辛苦了。

虽说她也知道这个家,也就她男人有这个实力和能力帮助老三许百年和老四许千年进城,安家落户。

但她还是很担心,毕竟操心那么多,凭什么?

自己这个小家已经有了四个孩子,就够他们两口子操心的了。

胡美凤和范招娣两妯娌的神色莫名,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其实内心深处,即便有许多年的帮忙,她们俩也不希望许百年两兄弟进城。

因为一旦进城,意味着原本属于她们两家的利益,必然会受到冲击。

比如本来就只有她们老大老二家可以享受着许多年家的一些小便宜小恩惠,现在却因为多了许百年两兄弟,必然会变少。

就算是老许和周红梅两位老人给到她们老大老二两个小家的帮助,之前是除以了三,现在却要被除以了五。

这个结果肯定是非常不一样啊。

姚春喜的表情是欣喜和惶恐的,因为她也知道许多年是领导,说出来的话,更有保障,也令人信服。

所以欣喜是肯定的,惶恐则是对于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安稳才是第一要素,没人愿意离开现有的环境,即便这个环境非常差。

并且从姚家坝搬到京城南锣鼓巷来,有这样的许诺是挺好的,毕竟可以一家人团聚嘛。

可万一到了后面,成不了呢?

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这种充满了不确定性且不掌控在自己手里的生活,换谁都会惶恐不安?

老许和周红梅两人当时便笑了,不愧是家里的麒麟儿,想法周全,思虑深远。

小梅她们几个小家伙倒是乐呵呵地看着,反正她们年纪小,还参与不了这样的话题。

在这个时代,没成家的人,就算已经成年了,也会被大人瞧不上。

类似这样的话题,怎么可能有发言权呢?

就算发言了,说话也没有分量。

想想两年前的许多年,也就知道了。

五八年的时候,许多年刚从部队转业回到京城,那个夏天,每天无所事事,吊儿郎当,跑去钓鱼瞎混。

那个时候老许和周红梅都对他的一些决定充满了质疑,也经常训斥他。

可是现在呢?

甭管许多年干嘛,周红梅老两口哪里还会说个不字?

成绩立业的男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已经成年了。

可以当家做主了。

许百年两兄弟傻乐呵地看着,冲许多年道:

“领老五,如果太麻烦的话,就算了,其实我们在姚家坝过得也还不错,起码每天都可以吃半饱的。”

此话一出,周红梅又忍不住落泪了。

老许、许大年和许十年父子三人也沉默了,秦淮茹她们则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人生百态,各有各的小算盘。

老实人的想法十分朴素简单,很显然,在许百年看来,能吃半饱已经是极为幸福的事情了。

因为他们见识过有人饿死在自己面前,也有人反正世间悲惨的事情,在他们二十多年的人生当中,几乎每年都在上演。

不,准确来说,并不是演,而是真实发生的事儿。

血淋淋的事实就发生在眼前,他们自然更珍惜眼前,更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

许多年心中很是感慨,也许老实人确实是国家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可好歹活得有点骨气啊。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清穿直播后我靠美食火了 醉卧都市 病弱医修抡起了铁拳 影后是个小心眼 玄门小奶包是冥界最强打工人 带着妈妈活到末世结束 鲜妻好甜蜜:老公,别太快 分手热搜后,玄学大佬爆红娱乐圈 医婚成瘾,高冷老公太深情 你从来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