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宋搞山寨

关灯
护眼
73.第73章 收编汉军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些留下来的人也快没有吃的了,如果不是颜神城送来粮食,他们还不知道如何熬过青黄不接之时。

但宋家也不是来这里做慈善的,这些人手里的土地,大部分都被宋杰用粮食买了过来,只有少数手里有余粮的民户和小地主还有耕地,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成了宋家的佃客。

宋杰要恁多土地有他自己的考虑,虽然这种做法看似不厚道,但在乱世,他要养军,还要安民,最重要的是粮食,只有地里才长粮食,粮食要重在自家地里才安全。

当初宋杰向赵开山提出要沂源,主要是为了硝石,因此宋荆的驻地在石桥镇,县城里只有三百多士兵用以为此治安,沂源县城中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孺,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随着石桥镇硝石被宋家垄断,工人的薪俸也有所提高,整个沂源县的人都开始往石桥镇聚集起来,开始从事硝石的开采、过滤和提纯的工作,单靠种地的人反而少了。

大婚之后,宋杰便忙得一塌糊涂,首先是淄州汉军的筛选和改编,这些人大多是老兵油子,大部分人都无法适应宋家军这种强度的训练,更别说对宋杰效忠,一群猎狗,喂了几次难道还想着它们成你的宠物不成。

葛辉手下一万余人的淄州汉军,从身体素质上来看只有三千多人可堪一用,近七千人裁撤下来,宋杰决定分成两块安置,一是进工坊,一些留在颜神镇上的水泥工坊,一些送去开采铁矿石和煤炭,一些送去沂源的硝石矿。

不愿进工坊的去宋家当佃客,每人分三十亩地,可签长租,只收三成租子,不再另外收取任何苛捐杂税,除了没有产权外,只要宋家不倒台,地就可以一直种下去。

淄州汉军士兵一月只有三贯俸禄,基本上只够一家人糊口,伍长有五贯,火长有七贯,队长十贯,都头十五贯,营指挥三十贯,这个水平还不到宋家军的一半,而宋家工坊的工人更高,他们的保底薪俸都有五贯钱,因此几乎很少有人反对,反对的基本上都莫名消失了。

再加上有葛辉的配合,淄州汉军很快被收编进宋家军中,此时宋家军的规模达到八千多人,按照晁克己和葛辉的商议,还需要在农家子弟中招募二千人,凑齐一万人,但军费也涨了一倍,以往宋杰每月的军饷要六万贯,一半用钱,一半用粮食,即支出三万贯钱和七千石粮食,一年的支出就是三十六万贯钱和八万四千石粮食。

宋家军有规定,粮食平时只能支取一半,剩下的粮食可在夏秋两季收粮时支取,平时这些粮食都会存入军粮仓库中,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宋杰之前的压力还不算大。

军费宋氏集团开支的大头,宋杰一直都是以商养军,四五千人没压力,但现在要养一万人,每年就要将近八十万贯钱和进十五万石粮食,这对宋杰来说就有些头痛,军火生意再赚钱,一年也卖不了如此多呀。

而且接下来还有几十万的百姓将要纳入治下,邹平、长山、高苑无一例外,所有人都递了降表,皆是因为他们都接到了赵初兰已经占领滨州的消息,而且正在向棣州发起猛攻,张国安在济南府也站住了脚,拿下了长清县,有了火器的配合,济南府镇防军几次都没有攻下来,已经形成胶着之势。

南边的泰安州在徐元、杜奎兄弟的猛攻下,已经丢了两座县城了,山东东路义军已成燎原之势,淄州只剩下几个猛安军寨没有反应,根据宋家军派出的斥候来报,这些军寨全部都紧关城门,看来是打算死守。

此时正是夏收之季,难得的连续两年都丰收,中原大地总算没有天灾人祸齐至,老天爷给百姓留了条活路。

梁尚君和丁平自然又履行起地方官的职责,梁尚君在淄州刺史上干了近十年,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淄州政务,丁平则作为他的副手开始打理全州的政务。

有他们两人在,宋杰也不必操心对他来说一窍不通的政事,现在宋杰的任务是赚钱,他要把收编和扩招军队的军费赚到,才能维持这支队伍,军队才是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本钱。

造反前,民品工坊每月的产出的水晶琉璃、蒸酒、纺织品、肥皂和白砂价值超过十万贯,利润有七万贯,造反后,民品的出产的量减少七成,所有的产能向军品倾斜。

其实也不是宋杰不想生产民品,造反后,颜神城与外界的贸易基本停滞下来,后来在葛辉的默许下,淄川城中的商人从才偷偷摸摸的来颜神城进货,而且还压了些价格,毕竟别人是冒险前来,没有足够的利润,谁会来?所以宋杰也让出了两成利润。

现在整个淄州已经投入宋氏集团麾下,颜神城的民品贸易也开始逐渐活跃起来,于是宋氏商帮也再次运作了起来,而名存实亡的颜神商会也被宋杰再度起用。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解决了四个女真人的军寨才行。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士无归期:抗日从端个炮楼开始 高冷校草独家爱:我的大小姐 妻乐无穷,总裁霸婚不离 娱乐:带女儿净身出户,火爆全网 汉鼎余烟 最强杀手系统 明婚正娶,霍少的旧爱新妻 我,木叶新任火影 女帝太嚣张:妖孽相爷求侍寝 七公子③面瘫老公,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