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找白货铺——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用物。
9.请吹鼓手——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家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
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摆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
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收边。
所有孝服白事过后主家不收回。
裁缝店是随来人通知马上现做。
12.订酒席——丧家从大殓起就要预备待客饭食,由本宅厨师做,平日饭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个菜。
在最后的唪经、送路、发引的三天中要摆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备素席。
这些都是预先在大饭庄请师傅来本宅安灶现作。
13.零星购置——如小油灯、瓦盆(又叫丧盆,是棺材出堂时孝子摔的盒)、寿罐,用红头绳缠绕,送殡时由主妇抱在怀内;其次如白骨头簪子、白头绳(系头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白轿、租马车——白轿是为孝妇出殡时乘坐,马车是为送殡的老幼妇女亲友所用。
……
……
……
关于死者的寿衣颇为复杂。
民国以来不管死者过去有无“功名”,一般大户人家都按“官服”穿戴(清王朝官服)。男性共穿七件:布质单裤褂一身,绸质月色上有小圆寿字的袄裤一身,蓝色绸质寿字长袍一件,绣平金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没有领子,不钉扣绊,头上戴红缨子官帽,脚穿朝靴,内有袜子,戴朝珠。如过去有功名则更麻烦,武官则是武将穿戴。
女性也是七件,内穿布裤褂、裤袄、大袄、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绣,头戴凤冠,披霞帔,还要莲坠一个、如意簪一支、九连环一个、镶珍珠耳环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凤冠有用点翠珠的,九连环有用檀香木制的。
珍珠有它的许多用场,如男女鞋尖上各钉一粒,在人口内含一粒,这种排场也不过是显示其阔绰,别无涵意。再就是所谓“铺金盖银”。黄色绸子寿字褥子一件,白绸子寿字寝单一件,另备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红绿绸绣平金,上绣海水江牙(涯),分七云、九云,云越多价钱越贵。海被上边有一圆孔,可将死人脸部露出,上再敷陀罗被一件(用黄色绸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纹等),再就是头枕、脚枕,都用黄绸子作成,立体、浮贴莲,并用各色绫子包镶在莲瓣上。女姓寿衣则为汉装,也有的按清宫皇后服饰扮装。
……
……
……
关于布置,顺序如下:
1.室内布置——人死之后各屋里所有镜子、悬挂的字画、箱柜上的铜活全用白单子蒙上或糊上,桌上摆的带有彩的摆设都转向后面,重孝子屋内的床单、门窗挂帘、椅套垫等全部换上白布的,但在孙媳室内要全换上“靠”色布的。
2.外厢布置——所有各房门都用白纸封其中心,像贴春联一般。街门的门框、门心也封白纸。
……
……
……
关于通报,顺序如下:
1.报丧——一切布置停当后,开始向亲友报丧。
报丧帖是粉色纸条,以家中老仆人的名义出帖,其内容为:家老爷(或老夫人、大老爷、大夫人)讳xxx于x年x月x日x时寿终正寝,订于x月x日x时大殓,特此奉闻。家人xxx叩禀
其帖去印刷局(或自己油印)赶印若干份,分送亲友(事先开出“溜子”,按姓名、住址送达),以此迎接吊唁之人。
2.立丧榜——丧榜形似旧式大帽镜,上装一牙于帽,高约5尺左右,宽3尺,中心用白纸写文,放在大门内。
3.挂佐钱纸——黑漆木杆,头装白铜如意钩,挂上白纸一缕(上琢钱印),每串三条,角相连,下端剪成尖头形(男性)或凹形(女姓)。按死者年岁而定条数。
插在木座上,以男左女右置放大门过道。
4.立幡杆——在大门外用三棵杉篙,上涂白粉,男左女右立好,杆顶装一纸糊的“童子骑仙鹤”。
还有一则是:如死者有父母均在世,不封门,不立幡杆,其灵床也不能停在过堂屋,要停在旁屋。
第七十九章(完)
注:带()的只是告知读者们各人身份。阅读时,可自我去掉()里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