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了,李礼刚没能存下一分钱。国内的父母巴巴渴望他反刍,可他确实没有余力。幸而当年回国,给弟弟买过一套房,使得弟弟能够结婚,也算帮国内父母减了负。
李礼刚存不下钱,五月也没有好到哪里。宝宝的一部分开销,都是五月在支付。
李礼刚写给朱盛庸的信里充满了苦恼。原以为博士毕业后可以尽情投入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没想到,十年博士都熬毕业了,进超市购物,第一个动作还是看价格标签。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可是,才脱贫的我,连小康的路还没有摸到,到哪里暴富呢?”
李礼刚对金钱的强烈渴望,朱盛庸并不能感同身受。
他的月薪,以60%的比例攒存下来。一年下来,颇为可观。时至今日,已有40万。加上妈妈非要借给他的十万,已经足足五十万。
这五十万,于上个月进入股市。
2005年中,恰逢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朱盛庸按照他学到的市盈率、市净率等价值投资指标,觉得遍地都是可以购入的股票。
每天买进一万块,不多久,朱盛庸就去了十万块。
朱盛庸的心有些虚。
日常言谈,难免就多说几句股票。
不说不知道,一说才发现,身边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有炒股经历,但除了几个深度被套,被迫长期投资的,目前清一色空仓状态。
按照价值投资的逻辑,难道不是股票价格越低,越值得购买?然而同事们都很老道地摇头,冲着他只笑不说话。
朱盛庸不信邪,继续买进。很快买到了20万的市值。
朱盛庸对股市的乐观,遭到朱妈妈的无情嘲讽。
朱妈妈从2001年观摩股市,2002年正式进入股市,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经历了整整3年的熊市。市场培养了她的敬畏心和谨慎态度。
而2005年的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股改的开始。
同年8月,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股改驶上快车道,预示着着a股进入了一个“同股,同权,同价”的新时代。
这期间,qfii、保险、银行号基金、企业年金等众多新的资金渠道的扩容,为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股改、沪深300指数正式推出、首支etf上市等,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新生事物层出不断,和国际接轨的步伐在加速迈出。
保守的朱妈妈被市场的变化吓坏了,生出悲观的预期。她滔滔不绝向朱盛庸分析利弊,理论一套套一套的。
朱盛庸听,但不信。
他只认定一点:便宜!
股价这么便宜,将来的升职空间肯定大呀!
朱盛庸仍旧一万、两万地购买股票,很快去了40万。
朱妈妈见儿子冥顽不化,挫败感四起。她试探性地问朱盛庸:“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买房子?我借钱给你可不是为了让你炒股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