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听到淳于越的这个问题,其他大臣也打起来十二分精神,认真等候李念回答,因为此问涉及这个神秘李念的来历。
在这时代,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当然是装神弄鬼,说自己遇到过仙人或异人,得其所授而知。
但李念不太喜欢这些,且这问题其实并不需要给众臣回答得太详细,众臣又不是嬴政。
根据他和嬴政之前的决定,李念回道:“在归于大秦之前,李某曾见过一些不同于大秦之景,耳闻过许多奇闻轶事。这迦太基国,李某未曾到过,却听闻过其。”
这是真话,可落在众人耳中却成了:李念是秦人,但以往并不生活在大秦,而在大秦之外,所以他才知晓这么多奇异之事。
为加深众人这种误会,李念又特意说了一句:“当初,李某初归大秦时,连话都不会说,还是陛下使苏师教导,方能说话。”
这事可以验证,很轻松便能查到,而查到之后便会转化为李念来历的证据。
李念道:“虽未亲至迦太基国,但讲说此国那些异邦人皆如此说,李某以为其等之言纵使有差,然此国无君,以三百元老治国当不假。”
淳于越却敏锐地抓住了李念话里的关键,道:“此事虽大抵确凿,可其等是否为君子之国,那三百元老是否为君子,李尚书却不能确定,然否?”
跟这些聪明人说话果然麻烦,很容易便被抓到漏洞,日后还是少上朝、少露面。
李念其实并不是很想显于人前,但某些事,必须得他出面来做,不得不显,像日后传授这时代的医者后世医学知识,像召集诸子百家编纂教材,再如此时给众臣开眼界,讲述各洲情况……
他不出面做,难道还有别人能做?且某些事也不是编个小册子就能传播好的,还需他去仔细讲解、去给他们现场指导。
这也是嬴政在称帝大典时要让李念显于人前的原因之一,李念不可能一辈子藏身于六英宫不露于人前。
面对淳于越的问题,李念道:“的确不能确定!”
得到李念这个回答,淳于越起身向嬴政认真奏请道:“陛下,臣请往此迦太基国,一观其国情!”
李念听得出淳于越是来真的,并非随口提提,他是真想去非洲看看迦太基,看一看其无君王的元老制如何。
那迦太基和大秦相隔岂止万里,一路有多少坎坷,有多少凶险?为了自己的理想,敢于奔赴异国他乡,这时代的儒生的确不凡。
嬴政道:“淳于卿之意,朕已知,何不继续听李念之言,听完再做决定亦不迟。”
淳于越想了想,道:“是臣太过心切,谢陛下点醒!”
淳于越重新落座,李念继续讲道:“这库施国未有可多言之处,其多受埃及影响,亦有君王,据闻其国祚有六百余载。”
刚坐下的淳于越差点又站起来,这个国家肯定不懂周礼,也没儒家,那他们又是如何治国的,如何让国祚延续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