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周林写了一份电报,发给了李刻农。
这封电报被红都的专门电报小组收到后,马上又转发到了北平。送到了李刻农的手上。
李刻农译出电报后,记住了电报上的内容,马上烧了电报。并用水将其冲走。
随后,李刻农便从北平动身来到了天津。
他没有带人,他知道,如果暗影有问题,就是他带上一百人也危险。暗影没问题,那么就不需要多余的人。毕竟这事必须高度保密。
李刻农来天津,这件事,除了李刻农与周林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就是刘绍七也不知道。他就是向周林转了一份电报。并不知道电报上的内容。
李刻农是在晚上七点来到天津的。
天津,对于李刻农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他只来过天津一次。这里的人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人。
这也是李刻农要单身来天津的原因之一。
有时候,保护人员多,目标就大。很容易被人注意。
既然天津没有人认识自己,那么,单人比多人要好。
人都有习惯。李刻农也是这样。
两年前,他来天津,住了一家小旅馆,那家小旅馆很安全,特别是老板是ah人,炒的家乡菜让李刻农很享受母亲做的菜的味道。
所以,这一次来天津,李刻农第一时间去了那家小旅馆。
小旅馆还是那个样子。外貌没变。老板也还在。
李刻农在小旅馆的周边转了一个多小时,确认没有危险后,这才走进了小旅馆。
小旅馆的老板已经认不出来李刻农。热情地招呼:“欢迎客人入住本小店。本店是食住店。凡住在本店的人,享受本店伙食七折的优惠。”
李刻农没有打断老板的介绍,就象一个新客一样,认真的听完老板的介绍。并掏出钱来,登记入住。
巧合的是,老板将李刻农安排到了他曾经住过的房中。
李刻农闩上门后,在房中检查了一遍。
安全!
随后,他来到了窗户处,数了数,手抓在左数第三个窗栅格上转了几下,竟然将那窗格给缷了下来。
上一次来住店,为了安全,李刻农便提前准备退路。于是,他发现这窗格可以缷下来。
但是,那次很安全,那个窗格没有用上。
这一次又住进了这房间,那窗格依然可以使用。
李刻农回到了床边坐了下来。思考着如何去见暗影。
一个小时后,店老板敲门:“客人,吃晚饭了!”
李刻农打开房门:“什么菜?”
“客人第一次来,不知本店的情况。我们都是巢湖人。所以,本店提供的菜品是巢湖菜。”
巢湖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主要菜系属徽菜系,讲究刀工,制作精细,汤汁鲜美,色香味俱佳。
李刻农之所以冒险再住这个小店,也是被巢湖菜所吸引。
这家店有伙房,客人吃饭时,都是去往伙房。那里有三张大桌子,都是四方桌。一桌可以坐八至十二个人。
李刻农来伙房。
伙房中,只有两张桌子上有菜。一张桌子上摆着八菜一汤。这是客人吃的。另一张桌子上只有三菜一汤。那是小旅馆的员工与老板吃的。
周林被请到了八菜一汤的桌子边坐下。
他的口水差一点流了下来。
汤是东关老鹅汤。其汤红润清亮,肉烂而不碎,汤油而不腻,味道极为鲜美。
菜有和县炸麻雀。和县炸麻雀具有600多年历史,香脆味美,有“天下第一香”之美誉。
这在二十一世纪,根本就吃不到。因为麻雀被除四害除光了。就是有少量的,也是天价。
竟然还有“臭腌菜蒸豆腐”!
臭腌菜蒸豆腐,是巢湖区域农家风味菜之一。冬芥菜腌制一至二年后,自然发酵而腐烂成汁,菜汁似臭实香,风味奇特。其特点的“闻着臭,吃起来香,餐桌有幸吃一口,三年五载没法忘。”民间称之为“千里飘香”。张*中将军回乡省亲,曾指定要品尝此菜。
闻到了熟悉的乡土气息。李刻农马上低头猛吃起来。
这桌八菜一汤全是农家菜,但是很合李刻农的味道。
客人桌开吃,主人桌却没有动筷子。
老板问老板娘:“王魁怎么没来吃饭?”
一个店员说:“我同他一起过来的。走到半途,他说肚子痛,便去找医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