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3月6号,上午。
这一天,林浩然早早地便起了床。
上午九点多,便带着两位保镳出了门。
今天,他们要去内地,已经和包裕刚约好,上午十点前在九龙仓大厦碰面。
九点五十分,林浩然的劳斯莱斯准时停在了九龙仓大厦的楼下。
此时,包裕刚已经在这里了。
林浩然还注意到,一旁有一辆中巴车停靠着,一名司机坐在驾驶室等待着。
没过一会儿,郭河年的车子也过来了,郭晓涵依然跟随在他身后,显然这一次去内地,郭河年也是打算带着他这位侄女一起过去的了。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那我们就启程吧,你们的车留在这里就行了,我已经安排了一辆公司的中巴车直接开到罗湖口岸,到了那边,内地方面会有专车接应我们。”包裕刚微笑着说道。
林浩然和郭河年均无异议,毕竟对于前往内地的路线他们并不熟悉,有包裕刚引路自然省心不少。
至于口岸那边,有特派人员接待自然更为方便和安全,自己驾车确实没有必要。
于是,众人纷纷上了中巴车。
“包叔叔,您去过羊城几次了?”待大家各自落座后,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羊城啊,我只去过一次,其实,我几年前才第一次重回内地,之后也回去过几趟,但更多是去北平和我的老家浙江。
每次回去,内地有关部门都给予我热情的接待,身为华夏人,我当然希望内地能够繁荣发展。”包裕刚满怀感慨地回答。
包裕刚31岁才正式离开内地,前往香江创业,因此他对内地的感情还是非常深的。
相比之下,郭河年的人生经历则大不相同。
他在马来西亚出生并长大,几乎一生都在南洋度过,自然难以体会包裕刚那种对家乡的感情。
然而,郭河年的父亲也是内地移民,内地同样是他父亲的故乡,所以他对内地也并非毫无感情。
旅途中,三人围绕着内地的话题聊了起来。
包裕刚因其在内地方面的丰富阅历和深刻了解,自然而然地成为说得最多的那位。
郭河年则不时插话,而林浩然则主要是倾听者,他听得非常投入。
尽管林浩然前世在内地长大,但那已是几十年后的世界了。
对于这个年代的内地,他并没有亲身经历,唯一的印象,或许就是从那些电影里的镜头或者社交上的照片了解的。
从尖沙咀的九龙仓大厦启程,他们穿越了整个九龙半岛的市中心,驶过狮子山隧道,沿着沙田路经过沙田城区,然后转入吐露港公路,一路向北,翻山越岭。
经过粉岭公路,再沿着罗湖道,最终抵达了罗湖口岸的香江一侧。
其实距离不算远,从尖沙咀到罗湖口岸就只有四十来公里的距离,但也耗时一个多小时,主要的原因还是路不好走,而且弯弯曲曲的小路非常多。
香江罗湖口岸这边的边境官员,自然不敢为难林浩然等人,这些可都是大佬。
所以,把该走的程序都走了之后,便放行了。
过了口岸,进入到内地口岸,早已经鹏城的特派人员接待了。
“包先生、郭先生、林先生,你们好!欢迎来到鹏城!”接待负责人热情地与林浩然等人一一握手,显然他们已经提前查阅了几人的资料,因此能够迅速准确地认出每一位。
寒暄过后,大家再次上了一辆中巴车。
不过这辆中巴车已经不是包裕刚的那辆了,而是内地安排的专车。
在这边,还是得听从他们的安排,否则林浩然等人,连路都不知道怎么走。
按照计划,他们首先将在鹏城进行一天的视察,次日上午再启程前往羊城,与那里的相关领导会面洽谈。
对于这个时代的鹏城,林浩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前世,他曾在鹏城工作,那时的鹏城已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繁华程度与香江不相上下,甚至gdp都已超越了香江。
那是一座创造奇迹的城市!
然而,眼前的鹏城,给林浩然留下的第一印象却是贫穷与落后。
香江的城市面貌,无疑是非常现代化的,而鹏城的街道,甚至连香江的偏远新市镇都比不上。
当中巴车缓缓驶入鹏城市中心时,负责人特地安排他们下车,在街道上漫步一圈,以便更直观地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行走在鹏城的街道上,他们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略显狭窄却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的道路。
路面多为未经精心雕琢的石板路和土路,偶尔的坑洼在破旧自行车的碾过下扬起阵阵尘土,为这条街道增添了几分质朴的气息。
街道两旁,低矮的砖瓦房和木板房错落有致,墙壁斑驳,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店铺虽不多,但每一家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简陋的招牌上用毛笔歪歪扭扭地书写着店名,透露出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杂货铺里,日常用品琳琅满目,从锅碗瓢盆到针头线脑,虽不齐全,却足以满足居民们的基本需求。
小饭馆里,简单的饭菜香气四溢,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几张简陋的桌椅,食客们却是吃得津津有味。路上的行人穿着朴素,蓝色、灰色的布衣是主流,款式虽单一,却透露出一种质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