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而言,父亲那套稳健但略显保守的经营哲学,正是万安集团长期以来未能迅猛发展的症结所在。
“爹地,我记得李加诚先生与您几乎是同期踏入房地产界的,对吧?”林浩然反问道。林万安闻言,目光微垂,陷入往昔的回忆之中,缓缓点头:“确实如此,我和李加诚先生几乎是同一时期进入建筑房地产这一领域的。”
林浩然起身给父亲和自己各接了一杯饮用水,之后才坐下来继续说了起来。
“您看,李加诚先生的长江实业集团,如今已赫然成为香江华资房企的领军旗帜,其声名之显赫,有目共睹。
而反观我们的万安集团,虽然根基稳固,债务最低,但在香江这片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却只能勉强算作中等偏上的企业,与那些顶尖巨头相比,差距不言而喻。
这样的例子,在商界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我并非要贬低您的努力与成就,但事实摆在眼前,让我们不得不正视。
英资企业的成功模式暂且不论,单就华资房企的巨头而言,霍家、新鸿基、新世界集团、恒基兆业公司……哪一个不是通过积极寻求外部合作、灵活运用各类资源来推动自身发展的?
他们之所以能有今日的辉煌,与善于借助外界力量密不可分。
在英国求学期间,我广泛涉猎了商业管理的知识,那些是跨越时空积累的智慧结晶。
它们教会我一个道理:在商业的征途上,勇于突破、敢于冒险才是通往辉煌的必经之路。
若一味守旧,只怕成就终究有限,商业,本质上不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竞逐与超越吗?”
如今,林浩然在取得一系列成就后,内心充满了自信与底气,自然也有了反驳林万安的勇气。
原本,他打算表面上对父亲的观点表示顺从,私下里仍按自己的计划行事。
然而,在与林万安的深入交谈中,他心中的想法悄然发生了变化。
等拿下靑洲英坭之后,林浩然明白靑洲英坭接下来的重点将是如何有效开发红磡那块潜力无限的地皮。
而水泥厂的迁移,则是势在必行的一步棋。
他这两天在公司已经了解到,靑洲英坭虽然曾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建造了青洲大厦、青岛大厦、青堡大厦这三栋商业大厦项目,但那都是外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完成的,公司本身并无房地产开发经验可言。
为了最大化地发挥红磡地皮的价值,林浩然认为必须寻求与一家具备丰富房地产开发经验的企业进行合作。
而万安集团很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一念头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甚至让他萌生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尽快让父亲退休,自己亲自掌舵,带领万安集团与靑洲英坭携手共进,开创一番新的事业。
这个想法一旦在脑海中生根发芽,便如野火燎原般无法遏制。
至于家族内部的继承人竞争,在林浩然眼中,此刻已如同儿戏般微不足道。
他不再愿意浪费时间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一年期限,因为以他目前的成就与实力,大哥林浩宁已难以望其项背。
面对儿子的这番直言不讳,林万安心中虽有波澜,却难以真正动怒。
他非常清楚,儿子的话虽刺耳,却也道出了几分实情。
多年来,他一直在反思自己与业界巨头的差距,为何自己勤勉不懈地经营万安集团,却仍难以缩小与那些领先企业的距离,反而差距越来越大。
成为商界巅峰的渴望,在林万安心中从未熄灭。
他同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站在行业的顶端,俯瞰众生。
然而,性格中的谨慎与保守,让他始终选择了一条相对平稳的道路,即便这意味着要放弃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机遇。
此刻,林万安望着眼前这个充满自信与野心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骄傲,又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思考。
“爹地,我之所以不怎么管华丰水泥厂的事情,是因为我本身就没打算在那边继续浪费太多的时间,以我如今的成就,别说给一年时间大哥,即使是再多给一倍的时间,他也很难超越,我的目标已经很明确,那就是入主靑洲英坭,彻底掌握这家英资大公司!”没等父亲接话,林浩然继续说道。
林万安闻言,既欣慰又忧虑。
他轻叹一声,语重心长地说:“浩儿,你的志向高远,为父由衷地感到高兴。但靑洲英坭的情况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即便你才华横溢,想要掌控这家公司也绝非易事,哈利尔·森图里昂虽然股份不多,但他对靑洲英坭的影响根深蒂固,他对其他股东的影响力是你难以轻易撼动的。
哪怕我以及背后的万安集团全力支持你,这场斗争你也很难赢下来,你还是太年轻了。””林万安却是叹着气摇头说道,对此事并没有抱什么希望。
对他而言,林浩然的这个目标,太难实现了。
林浩然如今的成就,已经让他非常意外了,对靑洲英坭公司进行控股?连他林万安都不敢想。
今晚熬夜更新万字,后续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