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王援朝到来,重狙?火箭筒?
杨文诲对着陈阳招了招手,让他来到了身前。
陈阳疑惑他想干什么。
众目睽睽之下,杨文诲伸手捻起陈阳的衣角,细细的抚摸着那件天蚕软甲。
“好东西呀!”
杨文诲由衷的赞了一句,那眼神仿佛在说,怎么就被你小子给抢先下手了呢?
陈阳往后退了一步,“杨老,你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一件衣服而已,不至于和我抢吧?”
杨文诲哭笑不得,“我只是帮你看看,这背心合不合身……”
“合身,均码的,相当合身。”
“那老东西穿了三十多年,伱洗都不洗,就往身上穿,也不怕脏?”
“天蚕丝的,水火不侵,不沾污垢,洗什么洗,水冲一下就行了。”
陈阳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愣头青。
这天蚕,可是相当稀有的,甚至比冰蚕和火蚕还要稀有。
它的形成条件十分的苛刻。
需要冰蚕和火蚕相亲相爱,才有可能产下天蚕。
要知道,冰蚕和火蚕,天生就是对头,见面就要打架,你还指望它们能相亲相爱,还一起产仔?
除非人为促成,否则的话,这在自然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冰火二蚕结合,可产二蚕,一是天蚕,二是金蚕。
区别是,天蚕无毒,金蚕有毒。
冰火二蚕在结合的时候,如果二者毒性相互中和,那孕育出的便是无毒的天蚕。
但如果二者毒性相互排斥,没能中和掉,那孕育出的后代,便是金蚕了。
金蚕的毒,没有冰火二蚕那么猛烈,但是,它却是罕见的能拥有冰蚕的寒毒,火蚕的火毒,这两种毒素的宿体。
这两种蚕,比起它们的父母冰火二蚕来说,能力都不算出众,所以在奇虫榜上的排名并不高。
两种蚕吐出的丝,都异常的坚韧,尤其是天蚕吐的丝,水火不侵、刀剑难断,制成的衣物,舒适贴身,柔软轻便,冬暖夏凉,不沾尘垢。
就这么一件背心,怕不知道要用上多少蚕丝,可以说,绝对能算得上是一件至宝。
这背心往身上一穿,可不仅仅只是穿了件防弹衣那么简单。
它不仅能防外力伤害,还能一定程度上抵御内劲真气,小是小了点,但完全能遮住脏腑要害。
“小波,把赤霄剑取来。”杨文诲朝杨波吩咐了一句。
杨波从床底拖出一个剑匣。
剑匣打开,赤霄剑正静静的躺在里面。
他把剑取出来,奉到了杨文诲的面前。
众人都在疑惑,杨文诲这是想干什么。
杨文诲却对陈阳道,“来,试试你这背心的强度……”
“得了吧你!”
陈阳哭笑不得,我是傻了么,让你砍一剑。
杨文诲道,“难道你就不好奇,这天蚕丝背心,能不能扛得住赤霄剑的锋利?”
“我不好奇。”
陈阳摇了摇头,“不过,我对这把剑,倒是挺好奇的。”
他伸手把赤霄剑接了过来。
入手挺沉,重量和他的杀猪刀差不多,很有质感。
剑身赤红,也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锻造成的,剑锋寒光闪闪,一看就很锋利。
关键是,锋刃上,根本看不到缺口。
这把剑,如果说是当年汉高祖斩白蛇那柄赤霄的话,距今怕是有一两千年了。
一两千年的时间,剑身非但没有锈蚀,反而锋利如初,这古人的工艺,还真是难以想象。
昨晚战斗的时候,他用杀猪刀和这把剑碰过,锋利无比,无往不利的杀猪刀,居然被崩开了一个缺口。
要知道,他那把杀猪刀,和陌刀一样,可是用精铁锻造出来的,比钢材都硬,和寻常的刀剑互砍,都不带豁口卷刃的,硬度超乎想象。
这把剑,明显比杀猪刀还要高出一个档次。
要说天蚕软甲能不能抗住赤霄剑一剑,这个问题,陈阳根本没兴趣,也没有意义。
扛得住,只能说明天蚕软甲牛比,但如果扛不住,软甲可就不完美了。
“这玩意儿用什么材料打造的?怎么会这么硬?”陈阳好奇的问了一句。
杨文诲摇了摇头,“我要是知道的话,我也炼器去了,古人的智慧,非我等后人能够想象,这把剑在我们杨家,传承了数百年,如今能够寻回,实在是庆幸……”
“你不是准备把它送给我叔公的么?”陈阳诧异的看着他。
杨文诲尴尬的笑了笑,“借可以,送的话,还是算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这把剑,我可以做主借给他,只要他能帮上我大哥,这把剑,他想用多久都可以,等他百年之后,再物归原主不迟,反正,他也没有后人继承……”
陈阳闻言,脸皮微微的抖了抖,“真有你的,杨老,别的不说,你是真的会算计。”
“这叫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杨文诲摇了摇头,也不否认,“前提还是得看他有没有本事帮上我大哥……”
好端端的送剑,变成了借剑,也不知道黄道林是否会同意。
一个是送,一个是借。
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本质上却并不一样。
陈阳把剑递了回去,“我这次陪你们走这一趟,可是损失不小,无人机被毁了,手机也丢了……”
“多大点事,值得你这么念叨?”杨文诲哭笑不得的看着他。
这小子未免也太小家子气了些,听他这口气,摆明了又是想让他出钱。
“确实是小事,东西没了,再买就是,但是,我太爷爷留下来的这把宝刀,被崩了这么大一个缺口,让人心疼的很呀。”
他把杀猪刀从腰间取了下来,抽出刀鞘。
刀刃上,一个少说也有一厘米深的缺口,确实有些引人注目。
“找人修补一下就是了。”杨文诲说道。
陈阳道,“说的轻巧,这刀是精铁打造,上哪儿找能修补精铁的铁匠去?”
杨文诲道,“这种铁匠,确实不好找,不过不代表就没有,莽山关家,擅长制器之术,有机会碰上的话,你可以找关家的人帮帮忙,对关家的人来说,这应该只是小事一桩……”
“关家么?”
赵李丁吴,杨童关胡。
陈阳挑了挑眉,蜀地盘山八脉中,擅长制器之术的一脉。
就目前而言,也就赵家、李家、关家、胡家,这四家,陈阳还没正儿八经的接触过。
“这关家,可是人才辈出,好多后辈现在都是吃官饭的,给国家研究武器装备,造飞机大炮原子弹,嘿,人家现在格局高了,也基本不跟咱们这些盘山行当里的泥腿子玩了……”
“胡家也差不多,国内很多知名的制药企业,都和胡家有牵连……”
“要说八脉之中,哪一脉最富,不是丁家,而是胡家,胡家这些年,靠着制药卖药,也不知道积聚了多少隐藏财富。”
“而关家,无疑是八脉之中,背景最强的一家,毕竟人家是实打实的靠上了国家。”
“其余的,包括我们杨家在内,都是些泥腿子罢了!”
……
杨文诲的这番话,虽然有自嘲之嫌,但却也基本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蜀中盘山界,虽然说是八脉,但实际上,从很多年前开始,基本上都只有六脉在一起玩儿。
关家和胡家,压根就不太想搭理他们。
这次盘山交流大会,关家和胡家,也只是随便派了个晚辈过来走走过场,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也难怪陈阳很少听到关胡两家的信息,或者说,在今天之前,他都不知道八脉中这剩下的两脉是哪两脉。
……
回到自个儿屋里。
秦州说道,“要说这莽山关家,我还真认识一个人。”
陈阳扭头往他看去。
秦州道,“我朋友的朋友,也能算得上是我的朋友吧,上次帮咱修复日记的那位,还记得吧,他是贡市化工大学教授,他们学校的材料系,有一位教授,叫关云翔,就是莽山关家的人,我们一起吃过几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