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一贪生怕死,贪慕虚荣的勋贵走狗!”
“耿炳文,你不是大义凛然吗?你怎么不敢死?!”
“哼!他能在朝堂之上,言及陛下伤害亲亲之情,不顾太祖遗愿,可见他耿炳文心中早就包藏祸水,早就是燕王的人了!”
一时之间,城门口的叫骂声不断。
耿炳文的表情极其淡定。
似乎那些叫骂的言论,对他而言,不过是浮云走狗,过往云烟。
甚至耿炳文还特别风轻云淡地……推上来一门大炮。
然后炮口对准堡垒处,就是一炮打过去!
“轰——”
由于距离限制,炮弹不能砸在堡垒上。
但即便如此,当那些随军的文人,直接面对战场上的大杀器,看着地面四分五裂,尘土激荡的画面,面色顿时就变成了煞白煞白的模样。
就连李景隆,在面对乌尔班大炮这个大家伙的时候,都忍不住暗自吞了一口唾沫。
难怪自从大炮发明了那么久,朱高爔那小崽子都是闭口不谈,更别提主动交给朝廷,而是选择一拖再拖。
合着……他是早就准备着把乌尔班大炮,作为靖难战场上的大杀器。
在有了乌尔班大炮的情况下,原本自认为攻打北平,可以说是手掐把捏的李景隆,心中也不由得一跳一跳的。
他深吸一口气,愣是压下了心头负面的思绪。
李景隆就不相信了。
北平中的弹药就真的是无穷无尽。
有本事,就把五十万南军,全都用大炮轰没!
……
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朱棣从来都不会讲究什么道义或者堂堂正正的说法,更不会给予李景隆准备停当的时间,等到对面布局完成后,城内外的兵马,这才和南军发生冲突。
事实上,耿炳文先前那一击炮响,既是恫吓,又是一种信号。
在乌尔班大炮轰出的那一刹,原本就驻扎在郑村坝附近的燕军,以及北平城内的军马亲卫,都倾巢而出。
哒哒的马蹄声,伴随着飘摇的旌旗,冷色调的甲胄,就像是沉默的洪流,滚滚而来。
而朱棣、朱高煦俩父子,更是身先士卒,直闯入南军阵营中,长戈横扫,宛入无人之境。
等到李景隆接到消息,知晓腹背受敌的现状后,李景隆彻底懵了。
说好的去寻找救兵呢?!
燕王这是疯了吗?
竟然想要以十万之数的燕军,妄图战胜五十万的南军。
就算是砍瓜切菜,这样挥动五十万次,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拿下的吧?
就当李景隆百思不得其解,燕王的依仗究竟是什么的时候,在东北方向,却再度传来滚滚马蹄声。
就在此时,一名骑兵匆匆回转过来,神色大变:
“将军!前方……前方是……”
李景隆见他面色这般难看,心头又是兀的一跳,忍不住开口道:
“吞吞吐吐的,像什么样子?!究竟是什么?!”
先锋兵咽了口唾沫,“是兀良哈三卫!”
李景隆眼前顿时一黑!
兀良哈三卫……这支蒙古骑兵,怎么会出现在北平的战场上?!
最重要的是,朱棣究竟是什么时候把兀良哈三卫都哄骗过来了……
李景隆心中的不安之意更浓,不过也许是情势太过紧急,李景隆难得当机立断,凝眉开口:
“准备火器,伺机寻找突破口。我就不相信,骑兵再快,还能够快过我手上的火器!”
原本站在李景隆身边的文人,听到此语,略有些难看的神色微微缓和。
不管怎么说,曹国公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骏马再快,能有火器快?
刀剑再利,能够像火器似的一击致命?
此次攻伐北平一事虎头蛇尾,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朝廷情报的落后。
倒是也不能够因此,就这么否认曹国公的军事才能……吧?
正想着,眼前的士卒就苦着脸:
“将军,咱们手头的火器,除了攻城的火器,其余剩下的,只够装备五千人有余。”
毕竟一开始带火器,就是为了攻城,其余像是火铳之类的东西,因为负重和火器不稳定的原因,并没有拿太多。
五十万人,五千把火铳。
李景隆沉默了。
那边的文士更是沉默了。
他们看向李景隆憋得青紫的脸色,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怀疑的神色。
此时此刻,即便外界局势瞬息万变,但是他们还是忍不住生出一个念头来:
李景隆……真的靠谱吗?
今日六千字,恢复了。大家早点睡,晚安^_^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