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心底无声地叹了口气,再度低下脑袋,翻起奏疏来。
有的时候,和皇爷爷待一块,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折磨啊。
倏尔。
上位传来一阵动静。
朱允炆心中一喜,以为今日的奏疏都处理完了。
等到他抬头看去的时候,却看到皇爷爷手上捧着一本奏疏,眼中盛满了笑意。
不知道是不是朱允炆的错觉,他总觉得,皇爷爷的表情中,还带着一丝惊喜。
偌大的天下都是皇爷爷的。
还能有什么事情,能够让皇爷爷感到惊喜的呢?
朱允炆忍不住也升起了好奇心。
他就多嘴了问了一句:
“皇爷爷,这是什么好事,让您都乐呵成这样。”
朱元璋的眉眼舒展开来,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鞑靼南下,阿鲁台的儿子带着小股骑兵,在大同城外抢掠,结果遇到了你堂弟朱高爔……”
听到这里,朱允炆眉头一皱。
直觉告诉他,但凡朱高爔出现的地方,准没有什么好事。
不过朱允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甚至还露出了一丝笑容:
“结果……怎么着?”
朱元璋笑出声来:
“你堂弟不知道从哪里整出一个乌尔班大炮,愣是把鞑靼太师之子,阿卜只俺都俘虏了。”
朱允炆握笔的手,微微用力,指尖露出青白之色来。
但是面上看来,他依旧是还是完美无瑕的太孙,面对堂弟取得如此功绩,非但没有嫉妒,反而倒像是真心实意地为他高兴。
“堂弟立下如此大功,皇爷爷准备如何嘉赏他呢?”
朱元璋笑容更甚:
“这小子正在回来的路上,等亲眼见到他了,再听这小子提什么要求吧。”
说着,老朱把手中的奏疏看了又看,脸上的笑容根本抑制不住,有些自豪,又有些得意,连带着在连日工作下,已经达到病痛极限的身体,都松快了许多。
朱允炆听到了朱元璋的话语,神情都有一瞬间变了。
听听朱高爔提出什么要求,再赐予他奖赏?!
皇爷爷以前嘉赏别人的时候,可从来都没有这样过!
皇帝的赏赐,岂是可以挑挑拣拣的?
可偏偏在皇爷爷这里,朱高爔就是一个例外!
要知道,这种待遇,就连朱允炆自己,都没有得到过。
朱允炆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底的烦躁和不安。
好在朱高爔现在也才五岁。
皇爷爷就算想要改弦更张,也改不到朱高爔身上去。
只是想着想着,朱允炆的嘴角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一丝苦涩的意味。
什么时候起,他朱允炆居然堕落到要和一个小孩子比较?
又或者什么时候起,他在皇爷爷这里……也变得患得患失起来了。
他是太孙。
他才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的皇位第一继承者。
不是么?
正在朱允炆陷入深思的时候,大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老朱的思绪被打断,但他只是皱了皱眉头,便叫人上前,递来了来自边关的邸报。
他顺势打开,一目十行地浏览下去。
朱允炆有些好奇。
这段日子的八百里加急快报,还真是不少。
而且也是赶巧了。
每一次都是半夜送到皇爷爷的手上。
这次又会是什么事儿呢?
总不至于,又和朱高爔有关吧?
正想着,一阵刺耳的声响划破宁静的夜空。
就见朱元璋脸上的红晕兀的褪去,转而变成一副惨白模样。
他的虎目中,在这一刻,噙满了泪水,左手抓着胸口的衣襟,在不自觉地用力下。
衣襟皱成一团。
手背青筋暴起。
但是朱元璋恍若未觉。
不知怎地,朱允炆想到了皇爷爷曾经为秦王提笔的那一段话:
【老眼昏,为诸子计。又拭模糊老眼,还亲藁净行,以示诸子。洪武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七日记事。】
而这一刻。
窗外大雪犹如鹅毛般飘落。
洪武二十九年,一月二十七日,小年。
晋王薨。
朱元璋再次失去了他的一个儿子。
铺天盖地的黑暗来袭。
在晕厥过去的前一刻,朱元璋只听到了周围尖叫、混乱、磕碰声。
他只是有点累了。
历史上有过大同边境有蒙古车辐的记载,原本晋王应该再活得久一点,只是这次扇动了剧情的翅膀。快靖难了,这两天八千字写完,我继续六千,攒点存稿,把更新时间重新调到上午,然后再看看资料。
宝们中秋愉快,阖家团圆^_^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