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青年名叫王有乐,是许跃新发小,两人高中在同一个班级。
王有乐和许跃新同期下乡插的队,就是地点一南一北,许跃新在东北他在湖南。“我昨天晚上才回来,正打算去找你。”
王有乐满面笑容道,“怎样,我这临建还不错吧,砖墙瓦顶,不漏风不漏雨。”
“家里知道我要回来,提前搭的,我刚把被子搬到里边。”
王有乐父亲叫王勤,在青华大学当工程学研究员,家里房子面积挺宽敞,就是架不住人口多。
所以他们家得知王有乐要回来,就提前在围墙下下搭了间小屋。
“屋子是挺好的,坐北朝南光照充足。”
“你搁里头多晒晒太阳,补充点儿维生素,兴许还能再长高点”
许跃新朝发小的房子端详一会,予以肯定道。
王有乐没辜负父母起的名字,性格开朗乐天。其他住临建的教职工子弟或多或少有怨言,不少曾传进过许跃新耳朵,唯独他乐呵呵的。
“借你吉言,我纵向发展一些,就没那么显胖了。”
“对了老许,你是不是去上班?这个点妥妥迟到了吧?”
两人一起走到围墙外边时,王有乐问道。
“我早前在煤矿干,现在辞职了,搁家里呆着。”
许跃新摇头道,看到摞在信箱下的三只大麻袋。
“牛逼啊兄弟,人家为找份工作打破头,你还给辞了。”
王有乐很崇拜他的魄力,竖起大拇指道,接着左看看右看看,确定没人靠近后压低了声音,“你是不是在井里头挖着狗头金,发大财所以不干了?”
王有乐回城前跟父母沟通过工作的事,王勤向他说明过家里能提供的工作选项。
实验室勤杂工、校园环卫工、后勤搬运工……
反正都是些王有乐一看就头皮发麻的岗位。为此他最近一直在幻想,要是能发笔大财,不用去上班就好了。
一听到好友辞职在家,王有乐立刻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他身上,以为他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你搁这想啥呢,当心叫人听见把我举报了。”
许跃新哭笑不得道,“我是在家写小说。”
“写小说?那更牛逼啊。”
王有乐惊呼道,“我们知青点就有一个人,两年前写了5000字发表在报上,上头直接调他回城,把我们几个羡慕得唷。”
许跃新这时已和王有乐走到麻袋跟前,看清麻袋上贴的邮政面单,显示是人民文学转寄的读者来信,收信人是自己。
这个年代的读者,真是热情啊。
三大麻袋的读者来信,数量不得以千来计算。
许跃新感慨道,把面单全撕掉揣进兜里。
再打开信箱一看,里边还有两封自己的信。
一封是人民文学的,还有一封是尤佩玲的。
“老王,你要不忙就帮我扛个麻袋。”
许跃新收好信道,率先把两只大麻袋扛到肩上。
“成。”
王有乐也拎起一只麻袋,顿时龇牙咧嘴,“里头装的是啥,这么沉。”
有体格子在这,他在平常人里算是力气大的,也架不住麻袋的分量。
“你扛不动就算了,搁这给我看好,我待会下来再跑一趟。”
许跃新见状作出安排道。
“不,我能扛得动。前一阵听说要回城就没干活,今天一时不适应。”
王有乐不想当着发小的面丢人,咬咬牙坚持道。
两人扛着三大麻袋读者来信走向教职工楼,许跃新在前头越走越快,步伐稳稳当当。
王有乐在后边看得眼睛都直了。
自己背一袋都吭哧吭哧,这货扛着两袋照样健步如飞。
到底是吃啥长大的。
把读者来信运到家里后,许跃新拿出两瓶北冰洋汽水,还有麻、水果等零食招待气喘吁吁的王有乐。
王有乐拿起一瓶汽水,咬开瓶盖后“吨吨吨”灌了起来,一直到汽水见底。
许跃新看他喝得一脸满足,又打开柜子给他拿了两瓶。
王有乐接过其中一瓶。
“真好喝,在农村根本见不着这玩意。”
王有乐咬开瓶盖,用手扇着风感慨道,“对了,我们班上要办同学聚会,日子定在后天。”
“咱俩到时候一块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