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陈医生,别怂!

关灯
护眼
第172章 成绩公布,技压群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72章 成绩公布,技压群雄!

给贺兰开完药之后,陈南周末也没有什么事情了。

不过跟着孙沐去了一趟孙家老宅。

孙忠书开着车子,带着两人穿过杏岭,来了城郊区。

这里是孙家老宅,不仅仅是孙家,当时的赵家、李家的老宅都在这边。

可能这里是源城市古迹建筑保留最完善的一个地方了。

俗话说,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

晋省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上迄唐代,下至民国,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其中一部分还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艺术的孤例!

无论是平遥古城,还是龙门寺,皇城相府,云冈石窟,大云院,华严寺……等还有晋商文化的各种大院文化。

晋省几乎任何一座城市,都能找到历史的影子。

老宅的建筑风格很朴素,青砖青瓦青石路,茵柳垂杨莹莹水。

这里有一截汾河的分支流经,此时临近中午,路过的平房里散发出阵阵香气。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陈南原本以为这些世家的老宅会是如何的奢靡阔气,但是来了以后却觉得,十分的接地气。

但是一进院门,陈南才知道,原来接地气只是外面看起来的。

虽然比不上常家大院那样的阔绰,但是该有的都有。

偌大的院子陈南感觉是来旅游的。

有宗祠、有药王庙、百草园……

陈南也见到了孙家的老爷子。

老爷子才下门诊,穿着一身白大褂就从后门进了院子。

陈南这才注意到,原来后门不远处的一座房子,竟然是开设的门诊。

孙忠书笑着说道:“看病上瘾。”

“我爸当了一辈子医生,离不开了。”

“所以在村子里开了一个门诊,不过看病的人却不多,除了邻里乡亲之外,就是一些特殊的人。”

“每天也看不了多少患者。”

陈南点头,表示理解。

“爸,这位是孙沐的朋友,陈景亭老爷子的孙子。”

听见孙忠书的介绍,老爷子把眼睛摘下来细细的打量了一番陈南。

“小伙子长得挺精神。”

孙老爷子岁数不小了,头发全白,留着羊角胡,戴着一副眼睛,特别有一种老牌的味道。

陈南也连忙问候:“老爷子您好,我叫陈南。”

孙浦榕笑了笑:“嗯,中午了,留下吃饭吧。”

陈南没有拒绝。

听孙沐讲,老爷子岁数已经88岁了,耄耋之年,能有这样的精气神,很厉害的。

最重要的是,老爷子一顿吃了一碗米饭,还有很多菜,喝了一碗汤。

这食量,是真的不错。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岁数大了以后,消化系统功能减退,食欲和食量都会很少。

但是老爷子这满口的好牙,炯炯有神的目光,看起来保养的真不错。

现在的人,平均寿命高了,但是能保持如此生活质量的,却没有多少。

吃过饭,闲聊几句,孙浦榕得知陈南对于这个行业并不了解之后。

孙浦榕带着陈南到了一个房间,给他看了一样东西。

“这就是杏翎。”

陈南看着这个如同羽毛一样,通体白银雕刻,看起来做工很好。

“加入杏林苑,就会有一个杏翎。”

“不过……你爷爷那里,应该有一个牌子,纯金打造,那就是杏林圣手牌。”

“这个东西,在江湖还是很有分量的。”

“不论他三教九流,看见杏翎,都知道是杏林苑的人,一般人也不会主动招惹。”

“而且你要是遇到一些特殊的事情,还能找江湖人去办。”

“以前的郎中,也难登大雅之堂,一直都是中九流。”

“和风水、丹青、弹唱、相命的是一个行列。”

“以前的郎中,要走江湖,手里拿着一面杏林旗,走遍天下当大夫。”

“所以都要和这些江湖上的蓝道打交道。”

“民国时候,动荡较多,所以为了自保,也为了保留相火,有了杏林苑,其实就是希望在西方医学冲击下寻求自保罢了,不想让祖国医学消失了。”

“以前的时候,郎中也是分门别派的,不怎么联合,后来有了危机感,才知道相互帮扶了。”

陈南孙浦榕老爷子这一番话说的有些失神。

这……都什么年代了?

还有江湖?

孙浦榕看出了陈南的意思,笑了笑,摇了摇头:“时代再怎么发展,也离不开人。”

“科技在怎么迅速,也是人在使用。”

“这九流各派也只是换了一些形式罢了。”

“你啊……以后就慢慢了解了。”

“不过,伱回去找找你爷爷的东西,应该都在呢。”

“说不定能帮得上你家的忙。”

不过……孙浦榕又摇了摇头:“不过也未必了。”

“现在的人,不是太在意江湖规矩了,你爷爷走了以后,那杏翎也没有用了。”

“留个念想也是好事儿。”

陈南点头,起身道谢。

孙浦榕打趣的看了一眼陈南:“我倒是很期待你能早些日子叩门。”

“呵呵……”

……

……

去了一趟孙家,陈南感觉有些怀疑人生了。

回去问了问陈文茵,结果母亲说她也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一些关于杏林苑的事情。

当时企业发展的时候,有不少同行帮忙。

但是对于杏林苑具体,她倒也不是很了解了。

下午的时候,他还是回了一趟郊区的老房子。

他准备回去找一找爷爷留下的东西。

翻找半天之后,陈南果然找到了一个红木的箱子,外面刷着红漆,上面有一把锁,陈南没有钥匙,陈南翻找半天也没有找到钥匙。

这该怎么办?

砸了?

这是不是不合适啊?

原本想着打电话给父亲问一下,可是谁曾想随手一拉,那锁竟然开了。

陈南顿时哭笑不得。

打开箱子以后,里面倒是放着一些东西。

但是都不是什么珍贵的物件。

一个脉枕,一盒针灸针,还有一对金属的健身球,上面有个窟窿,是自己小时候拿来玩的时候砸在地上摔得。

看着这些东西,陈南多少有些怀念。

不过这个时候,陈南却看见了银质的杏翎,拿起来看了看,觉得挺漂亮的,入手很轻,在孙家也看过,但是……没有让自己把玩。

拿在手里的时候,陈南多少有些怀念。

这也是爷爷曾经打下的辉煌战绩啊。

陈南忍不住笑了笑。

不过,想到爷爷临死也没说这些东西,陈南倒是可以理解。

可能是爷爷见自己天赋有限,便没有开口吧!

如果当时说了,对于自己来说,可能就是一个负担。

就比如让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去做高官的领导,那不是开玩笑吗?

陈南哑然失笑。

翻找一番之后,陈南终于看见了那个金色的牌子。

上面只有几个字“杏林圣手。”

而牌子的下面,有一个数字:“玖拾捌”。

陈南拿起来把玩一下,就感觉这可能是镀金的,并不是纯金打造,要不然拿去卖也能卖个好价钱。

不过,即便卖,也卖不了多少钱,也救不了陈家安南医药的危机。

按照孙老爷子的话,这个牌子,是争抢得来的。

不是颁发的。

除非是持有者死了以后,才会补发。

这可能就是属于中医人的江湖吧?

陈南深吸一口气,把东西放好,就回家了。

……

……

接下来的日子,陈南在等待着榜单的公布,对于初始,陈南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周日下午的时候。

孙沐给陈南发了个消息:“面试结果公布了。”

陈南连忙打开手机,登录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官网,果然看到了一个初试结果。

有两个文件,一个是初试成绩,还有一个是复试名单。

陈南打开初试成绩以后,正要寻找自己的姓名。

结果……

第一名就是自己!

“晋省:陈南,分数:100分,排名:第一!”

陈南愣了一下!

我竟然是满分?

而且是第一?

看着成绩,陈南内心小小的激动了一把。

而此时!

陈南却同样收到了好几条不入流的差评。

仔细一看,竟然全都是排行榜后面的人名。

看来,自己这个第一……还是有不少人嫉恨的?

对此,陈南没有在意,只是笑了笑。

不过,后面的分数,却断层很大,第二名只有91分。

后面百名开外之后,分数拉的更大了,从71分直接降到了55分!

十几分的差距瞬间被拉开了。

初试全国第一。

自然也是晋省第一。

【目标1:以第一的身份通过笔试;可获得随机专业级技能!】

【叮!任务完成,笔试第一,获得随机一项专业级技能!】

【叮!恭喜您,获得奖励:专业级铍(pi)针技巧。】

铍针?

铍针是古代针具中九针之一。

《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

铍针,长4寸,宽2.5分,形如剑锋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

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陈南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获得了老九针铍针的使用技巧。

针灸的发展,经过了很多次的变革。

从老九针,到现在的新九针,再到新七针……等等。

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老九针使用技巧太过于复杂,而且其中很多手法失传的原因。

而且伴随现在科技发展,材料的革新,很多老九针逐渐被现在的新九针所取代了。

中医外科,更是落寞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医外科真就一无是处。

恰恰相反,中医外科在很多领域,依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和作用。

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进入脑海。

陈南看完之后,整个人的脸色,都有些震撼!

他惊讶的发现,原来现在很多技术,都源自于铍针。

小针刀其实就是源自于铍针,而且同样,铍针在治疗筋膜炎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而且对于滑膜炎等同样显著!

捡到宝了!

陈南深吸一口气,内心有些激动。

他所获得的铍针技术,绝对是完整的专业级技能,而铍针的应用范围,绝对不仅仅只是排脓那么简单。

而且,现代研究表明,铍针对于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有着神奇的疗效,而且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采用铍针减张减压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样一门技术,现在竟然在默默的失传?

陈南深吸一口气,这不可以!

这样一门中医瑰宝,怎么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该有的价值呢?

必须要让他发扬光大!

老九针即镵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而新九针的于1985年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该针具包括了镵(chán)针、铍(pi)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针、磁圆梅针、鍉(di)针、圆利针、毫针、长针。

而新九针取代老九针,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历史的原因。

很多老九针的使用技巧已经失去,空有其针,不见其技,如何能发挥出其该有的疗效呢?

这就如同中国古代兵器一般,任何一种兵器,都有他该有的使用技巧,那些技巧失传了,空留下来的兵器又有什么用呢?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的兵器中,刀枪棍棒剑常见,而很多都已经闻所未闻的原因了。

而新九针,其实发源地,就是晋省!

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我国的宝贵遗产,晋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结合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反复探索,研制出了系列“新九针“针具,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创制了独特的新九针针法。

而新九针的出现,当时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

晋省的中医,在那个年代,名医辈出,英才俊杰不少,造就了一段短暂的辉煌。

而在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些名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青红不接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导致了晋省中医的沉寂。

陈南暗自沉默,新九针的发扬可以有,但是老九针的光芒不能在历史的长河里,失去其该有的光芒和芳华。

自己既然得到了这样的技术,就有必要让这个世界看看,中医的瑰宝,是如何的耀眼!

陈南深吸一口气。

他很清楚,自己要走的,是如何一条路。

就在这个时候,陈南的微信提示音响了起来。

他拿起手机看了看。

是孙沐发来的消息。

“我靠……你竟然100分!变态……”

陈南哑然失笑:“你也不错,81分。”

孙沐:“呵呵。”

陈南忍不住笑了起来。

想到孙沐那张脸,此时应该一定在面神经不自主抽动,如果当着自己的面,他有把握三针就治好对方。

孙沐真的被吓到了。

他查分之前,就给陈南发了消息。

原本孙沐以为自己也不差,结果一看分数,娘西皮的,差了20分将近!

而且,关键人家是满分!

这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这一次的判卷,是国医大师亲自判卷,陈南的满分含金量会有多高?

孙沐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自认为自己基础扎实无比,但是想到陈南的满分之后,顿时心情郁郁寡欢了很多。

他的分数是并列38名。

85分以下,分数密集无比,从85分到71分这个区间,竟然有80多人!

可想而知竞争是多么的激烈。

而这也变相的反应出来了大多数高手的水平。

真正能有85分以上的,都是中医天赋异禀者。

陈南也看到了秦庄,72分,排名97。

孙沐郁闷了一会儿之后,顿时摇头一笑。

自己和陈南又不是竞争关系,何必去纠结这个呢?

晋省排名:陈南力压群雄,100分遥遥领先。

而排名第二的就是孙沐的81分,江文斌81分,和孙沐并列。

之后的李纂70分,排在第四,而总排名却是120多名。

之后的张绍庭、赵雨涵、王鹤宇,分数也不算太低,集中在66-70之间,名次却已经排在了两百名左右。

可以看出,这一次的竞争,是如何的激烈。

而孙沐看着江文斌和自己一样的分数,内心多了几分斗志。

他相信,在面试环节,自己不会再输了!

陈南对他启发很大,让孙沐短时间内,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

他相信自己的实力,不会比对方差。

孙忠书此时站在一旁,笑着问道:“考了多少名?”

孙沐叹息:“将近四十名。”

孙忠书倒也可以接受:“嗯,四十名不错了,多少分?”

孙沐:“81分。”

孙忠书点了点头:“哦……的确很有难度,我昨天看到题目之后,都吓了一跳!”

“这是青年人才培训的考核题目吗?真的很有难度!”

“估计让我来做,也就九十来分的水平吧,呵呵……一般一般。”

孙沐咳咳一声:“嗯,确实一般。”

孙忠书顿时一愣,他原本想要听的是儿子的吹捧,结果迎来的却是这样一番话。

孙忠书顿时气笑了:“你小子,你就说说,陈南能有多少分吧!”

“他能有九十分?我估计这全国九十分以上,也没有一个!”

孙沐点头:“的确陈南考不了九十多分!”

孙忠书脸色稍微缓和,结果孙沐补充了一句:“他100分。”

孙忠书顿时脸色绷不住了。

这……这……100分?

开什么玩笑?

不过看着儿子从没有开过玩笑,他忍不住咳咳一声:“哦,陈南不算!”

“那小子,是变态!”

“第二名多少分?”

孙沐:“91分。”

孙忠书继续高兴了起来:“我就说嘛,我肯定不差……”

孙沐也懒得理会自己老爹,给陈南发了个消息:“晚上一起吃饭吧?”

“介绍几个朋友给你认识。”

陈南没有拒绝:“好。”

孙沐没多久,就把陈南拉到了群里面。

陈南看着群名,顿时差点笑了。

“晋省国医大师交流群。”

这群人,哈哈哈……

不过,看见群里面突然进来的陈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通缉偷心小丫头 农门医香之相公来种田 祭台上的女奴 凤鸣天下:妖后有点萌 什么卡崩副本?我在正常玩游戏啊 我横推了诡异世界 千亿萌宝:BOSS不约我已婚 仙缘被虐千百回 锦鲤少女逃荒种田 重生:嫡女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