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素实话实说道:“现在还不确定,我开的药每六小时喝一副,只要病人二十四小时内,止住了腹泻,才能说明你父亲又救回来了。”
安抚了病人家属,黄素走到白医生面前说道:“白主任,您看现在病人怎么处理,是按照我们联合会诊,还是将病人转到我们中医科去。”
“黄主任,还是将病人转到你们中医科吧,我们神经内科有没有给病人实质性的治疗,都是你们中医科在治疗,这贪天之功我们科室受之有愧。”
白主任急着和病人撇清关系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挂着和中医科联合会诊的名义。
白主任心里还祈祷着黄素这次翻车呢,这也算自己给郎书记递上了投名状,自己离向上进步就更近。
也杀杀中医科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这可是西医院,怎么可以让中医在自己头上耀武扬威。
黄素对于这个结果早已经预料到了,叮嘱身边的付晶:“付晶,你陪同家属去办理一下病人的转科手续。”
“好的,黄主任!”
付晶带着病人女儿离开病房,办理转院手续。
黄素对白主任说道:“白主任,患者现在身体经不起来回折腾的,我能不能先暂借神经内科的病房,等患者身体有所好转,我们再将病人转到中医科。”
“这是小事,这间病房黄医生你谁便用。”
只要和黄素办理中医科办理的转科手续,这个病人就和神经内科没有半毛钱关系了,即使死在神经内科的病房,白主任也不在意。
不久付晶和病人的女儿办理完转科手续回来了。
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病人儿子见李燕来没有回来,看着病床上的父亲,脸上焦急越来越重。
“黄主任,煎药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黄素说道:“我开的这服药里面有附子,煎药的时间要长一些。”
说着,黄素给病人家属科普了煎附子的过程,以及煎药方法错误的危害。
听了黄素的讲述,病人儿子理解的点了点头。
不久,李燕端着煎好的中药走进来。
看着护士服侍患者喝下药后,黄素抬手看了一眼时间,已经中午十二天的到了午休的时间。
“李燕、付晶!我们现在先去吃中午饭。”黄素继续叮嘱李燕:“晚上六点的时候,你在给患者服用一次药,今明两天,药每六小时给患者服用一次药,一共四剂。”
“我知道了,师父!”
李燕点点头,表示明白。
黄素又对患者儿子叮嘱道:“今天晚上,我会过来陪护,随时处理可能变化的病情”
病人儿子安心的握住黄素的手感激道:“黄主任,谢谢您,谢谢您……”
说着,病人儿子激动的哽咽起来。
晚上九点,病人的病房外,李燕和黄素坐在一起。
想想两年前,黄素为了中医科的破局,也是这样和那日松、何慧一同在病房外面守了一夜。
仿佛昨天重现,只不过是人已经变了。
看着坐在身边的李燕,黄素说道:“李燕,要不你先睡一会儿吧。”
“师父我不困,一会儿还要去药房煎药呢。”李燕摇摇头,看黄素问道:“师父,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黄素说道:“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
李燕疑惑的问道:“师父,您给病人开的是四逆辈加减,这是把病人按照太阴病治疗了吗?”
李燕拜黄素为师后,黄素已经开始系统地给李燕讲解《伤寒论》了。
李燕疑惑的问道:“病人虽然上吐下泻,纳食差、肚子痛是太阴病的症状,可是病人四肢无力麻木、下肢丧失知觉,经常休克,这些可不是太阴病的症状呀,您怎么就确定患者是太阴病呢。”
李燕虽然聪慧异常,可是终究是刚刚学习伤寒论,只能理解表面,还不能灵活运用。
黄素耐心的解释道:“如都照条文得病,患者自己也会治了。咱中医辨证论治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书本,要多得动动脑子,灵活运用,当然你是初学《伤寒论》,能理解到现在现在这个程度已经实属难得,等你以后学习的越深,对伤寒论的理解会越深刻,也会加入你自己的思想。”
这就是中医难学的主要原因,不管你学中医多长时间,每次重新翻看这些经典都会有新的领悟。
他不像西医所有的治疗方式基本都是公式化的东西,只要属于平均智力,记忆力好,就能学好西医,这也是为什么西医是可以批量化生产的。
所以说,中医是一个非常吃天赋的职业,有的人学习一辈子甚至还都没有入门,有的确实学习一年顶别人十年之功。
黄素开始给李燕解释道:“你想,别说他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就是一名体格强壮的棒小伙,拉了两个月肚子,也会起不来啊!所以说,你只关注的病症,却没有找到患者的病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吃不下饭,又吐又拉,谁受得了?”
黄素继续解释道“患者这病的病机是误服用了大黄叶子蓖麻油,以下法伤及脾阳,温煦失司,运化失常,气血乏源。”
黄素接着问道:“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或邪陷脾络,脾络不通是什么病证。”
李燕说道:“是太阴病,太阴病的就是以脾脏的虚、寒、湿为病机。”
黄素赞许点点头,继续解释道:“患者四肢无力麻木,下肢瘫痪失去知觉,在于脾虚,脾主肌肉,脾阳虚则四肢困重无力,脾络损,则四肢麻木瘫痪。”
“师父,我明白了!”
就在这时,病人儿子激动的从病房里跑了出来。
“医生,我爸他的腹泻好像止住了,现在已经四个小时没有出现腹泻的情况了。”
“走,我们进去看看!”
黄素和李燕一同站起来,跟着病人的儿子走进病房。
黄素直接来到病人脚下。赶紧诊断足下三脉。
冲阳脉虽然依旧微弱,脉象已经清晰起来,没有早上初诊时的细若游丝,断断续续。
太溪脉象虽然沉弱,却彻底清晰了。
冲阳的脉象也出来了。
黄素尝尝出了一口气,笑着对病人的儿子说道:“有脉了,你父亲这回真的有希望了。”
李燕第一个拉着黄素的胳膊,崇拜地看着师傅道:“师父,这么说病人能活过来了。”
黄素摸了摸李燕的脑袋:“有没有脉,你自己诊一下不就知道了。”
李燕跃跃欲试地上前,仔细诊起病人的足三经。
从惊喜中恢复过来的家属,再次给黄素跪下,一边磕头,一边感谢道:“黄主任,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
黄素急忙的将病人儿子扶起来。
确认病人确实有脉了,李燕雀跃地道:“师父,我这就去煎药去。”
李燕这时熬夜的疲乏一扫而空,瞬间变得干劲满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