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8合成系文豪

关灯
护眼
295.第294章 寻根派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文字工作要长期久坐,对身体的伤害大。

不过他之前就开始保持长期晨跑,养成了习惯,如今体态保持的相当不错。

“天天坚持跑步,你每天哪来的毅力?”

“这种事成了习惯以后就停不下来。”

身体积极地接受了跑步,每天自动调好生物钟,一到点就准时从床上弹起来了。

这是村上春树的话,在江弦这儿也得到了切身的体会。

今天是全国优秀中篇小说授奖的日子,江弦捯饬整齐,在媳妇的目送下出门。

同前几届一样,这一届评选仍是由中作协委托《人民文学》主办,采取群众推荐与专家评议相结合方法进行。

这年头的读者们相当淳朴,对评选依旧保持高度热情。

评选启事一公布,读者推荐票便源源不断涌到评选委员会。

截止今年的一月,三个多月时间里,一共收到了三十六万九千一百八十六张选票。

江弦对于颁奖的流程早就不陌生,至于其他作家,对于江弦的出现也很熟悉。

年年都有这小子!

相对而言,今年江弦还比较低调,只是凭借《高山下的环》拿了个第一。

江弦知道最近“寻根文学”的话题很火,他琢磨着自己一到现场,搞不好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故意去的比较迟。

到现场取出介绍信的时候,授奖仪式马上就要召开。

他安稳的找到自己座位坐下,随后朝着周围环望,王濛、蒋子龙、王安忆、王建国、孔捷生都是他很熟悉的面孔。

其中,王濛注意到他的目光,和他对视在一起,那眼神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江弦咽了口唾沫,心知肚明,等会少不了要和王濛畅谈一番“寻根文学”。

授奖仪式很快开始,江弦静静的听了一会儿发言。

很快轮到上台领奖,他与其他获奖的同志们一同站在台上。

巴金亲手为他授奖,并发表授奖词:

“《高山下的环》通过描写边防某部三营九连指导员在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有着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当代军人英雄形象,揭示了军队内部的矛盾和历史伤痛,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台下年轻作家们望着这一幕,那叫个心驰神往,看江弦那眼神儿都冒着光,跟看偶像似的。

大丈夫生当如是!

话说《高山下的环》获得评选的第一名,这的确是所有人心服口服的结果。

去年《环》所掀起的一场场阅读热潮,很多人至今历历在目。

包括《环》发表以后传出的几件轶事,印刷厂女工逼江弦改稿、茅台酒厂赴京改文、万寿寺首长对江弦拜服.这每一桩、每一件,都是《环》这篇小说影响力的体现。

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个第一名都评的当之无愧。

此外,江弦为路遥编发的《人生》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人生》创作途中,江弦和王卫国两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假话,已经传遍了文学界,很多作家们都清楚俩人之间的猫腻。

王卫国从丁凌手中捧过奖项的同时,朝着江弦的方向转过去,真诚的朝着他鞠了一躬。

江弦连忙也朝他躬了躬身。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如梦初醒。

原来评选的前两名都被他江弦一个人给包了圆儿!

如往年一样,授奖仪式结束以后还有个座谈会。

江弦作为今年的第一名,座位的位子都比前几年好了许多。

见到冯沐坐在他不远处的位置,江弦赶紧起身和他打个招呼。

冯沐一如既往的皱着眉头,看一眼江弦,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小江啊,你要走正道啊!”

“.”

江弦当然明白,冯沐说的是最近他提出的“寻根”。

在冯沐这些前辈眼里,“寻根”,这说法怎么听都有点离经叛道的味道。

“革命现实主义”才是他们不可动摇的法典。

“冯老师,我不觉得一个‘寻根’,一个要向传统学习的口号,就不是走在正道上了。”

江弦一脸真挚的说,“我给您举个例子,就说法治,我们常说中国以前没有法,但是实际上,秦始皇时期就开始立法,法家在先秦时期就是名头很大的一个学派。

我翻过一些《宋律》和《明律》,像是耳熟能详的‘刑不上大夫’,经常被理解为大人物可以免罪,其实《宋律》不是这么解释的,它只是说给大夫治罪要符合礼仪,比如我不杀你,要求你自杀,赐你一条白绫,自己上吊吧,这就叫‘刑不上大夫’。

我们现在的法律,不也同样有这样的司法特点,要给犯人死亡的体面。

还有孔子说的‘父子相隐’,儿子或父亲互相作伪证,情有可原。

我们的司法里,对直系亲属作伪证的,也量刑从轻,或予免刑,这是不是也有一点法学‘寻根’的意味?”

冯沐静静的听江弦从法学“寻根”的角度做了这么一番辩解。

他眉头皱的更深了几分。

张开嘴,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江弦见状,微笑着找了个借口躲开了,省的和冯沐两个人互相尴尬,闹到两看相厌。

他还是不想和冯沐把关系闹掰的。

毕竟他也明白,冯沐对他怀有更多的是一种关心和保护。

“江弦同志!”

刚躲出来,江弦就被大侄女王安忆给喊住了。

“江弦同志,我看了你那篇理论文章,写的真是精彩!”王安忆两眼冒光。

前些天读过那篇理论文章以后,看到“寻根”的口号,王安忆顿时有种醍醐灌顶、文学视野顿时开阔的感觉。

至于王安忆欣赏寻根文学,江弦没太意外。

他也知道,王安忆本身就是热衷于积极接受新写作思路的作家,而且她也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俩人聊了几句,李陀和王濛也凑了上来,谈论的话题同样离不开“寻根”二字。

“你这个概念了不起。”

李陀竖起了大拇指。

他接触西方文学比较多,各种文学流派可以说令他眼缭乱。

江弦提出的这个“寻根”口号,这个新颖的文学立场,让他豁然开朗。

“吸收西方小说创作的营养的同时,立足于现实的、本土的、审美的小说表达!”

这边的讨论不断有作家加入进来,韩少功、张承志、郑万隆、李杭育、李庆西

不一会儿已经围成个大圈。

李陀扫了一眼这些面孔,有些激动:

“同志们,同志们,听我说一句。”

“今天既然这么热闹,怎们又是英雄所见略同。”

“不如就此成立一个‘寻根派’!”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 美漫:悟道阿卡姆,飞升祖国人 重生图腾柱,我成了神诡禁忌 龙族:小龙人转职美食猎人 我,刘辩,雄主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和明星一起荒野求生 谍海青云 1980我的文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