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稿子写的怎么样了?
3月的《文艺报》,刊发了李陀作给《伏羲伏羲》的文学评论。
李陀自去年开始封笔,逐渐停止小说写作,转向文学和电影批评。
王濛特意来找了一趟江弦,把这份《文艺报》交到了他手中。
《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伏羲伏羲>》
文章高度赞扬了江弦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冠冕堂皇的礼教抑制不了人欲的冲动,开篇的第一句:
“读来觉得江弦有惊天骇俗的勇气!”
李陀反对了《伏羲伏羲》是反思文学的说法。
“江弦始终关注的是人物自身的生存状态,无意去鞭笞或反思时代的伤痛和悲剧。小说的痛点在于人伦对人性的道德制约,这个痛点被放大之后,其实是人与封建价值观的冲突,人性与伦理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是悲剧”
江弦津津有味的看着,李陀在文学评论上的确有一番见解,《伏羲伏羲》不能被归属于反思文学,这篇小说诞生之时,小说已经突破了创作方法的壁垒,进入众声喧哗的杂语共声时期,属于新写实小说流派。
能在当下这个时代意识到这一点,这是文学境界的体现。
“你都不知道,我那天在李陀家,他给我讲了件事情。”
王濛面带笑意冲江弦道:“他在别处看到《伏羲伏羲》以后,为了买这一期的《京城文艺》,他领着两个女儿去到王府井,就独自去找售报点。
结果二女儿那天在东安市场丢失了,幸亏一位卖冰棍的大妈把四岁的女儿送到王府井派出所,这才虚惊一场。”
“好家伙!”
江弦听得冷汗直流,“这多亏是找着了,不然我的罪过可大了。”
“哈哈哈哈。”
除去李陀,冯骥才也在天津的文学期刊《新港》上给《伏羲伏羲》作了一篇文学评论,《无望的爱,无边的欲——<伏羲伏羲>》。
文中大加赞扬《伏羲伏羲》所蕴藏的力量是民间的生命力。
可惜术业有专攻,这篇文学评论,写的就有些浅显,只关注到小说的民间文化部分,不如李陀那篇文学评论来的精彩。
摄影棚。
朱琳穿一件小碎的上衣,刚忙碌过一天的农活,蹦蹦跶跶进门,抹一把额头的细汗,给自己倒一杯热水。
听到门外的议论声,柳眉霎时间蹙起,倚靠在门上,嘴角下垂,露出淡淡的愁容。
“好!”
王好为喊一声,“这几天表现的很不错,有点我想要的状态了。”
江弦也欣慰的冲她竖起大拇指。
《车水马龙》的剧本稍微弱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在他这个编剧一通修改,以及这一班子喜剧天团的辅助下,化腐朽为神奇。
中午刚吃过饭,江弦又趴在桌上,看了眼笔记本上画出的纲线,握着笔,用人文社的绿格子大稿纸,开始给《京城文艺》写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刚写了几段。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