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这些资源,谁都能发展起来,所以万一有一天姜浩的影响力没了,这家公司现在有多灿烂,未来就会有多狼狈,所以姜浩对此也看不上。
姜浩看重是拥有真正底蕴的“姜宋电子”。川府大学的暑假已经开始了,原本热闹的校园空荡了很多,但是姜浩还是跟往常一样,坐进了他在川府大学的办公室。
至于说下个学期姜浩是否会留在川府大学,学校还没有发出公告,因为这不是川府大学能够决定的,而是造飞机的“成飞工业”决定的。
“老师!”
“老师!早!”
姜浩来到办公室后,他的两个学生汪廷政和蔡朱已经坐在自己工位上了,看到老师来了,两人恭敬的起身问候。
姜浩笑着点点头回复了一下后,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摆在姜浩办公室桌上的是一摞厚厚的“战-10y”优化项目。
搭载最新的“浩瀚”发动机的“战-10y”已经完成多次试飞了,这种在新的数学逻辑下研发、优化的战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新逻辑下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都需要新的认知。
姜浩的主要工作就是解释这些新认知,加强团队对这架新战机的认知。
这个项目快要把姜浩的脑袋掏空了,他每天都必须抽出一个小时来阅读、学习各种航空文献。
现在的姜浩已经成为航空领域的专家了。
“哎!”
在工位坐了整整一天的汪廷政扯了扯黏在屁股上的内裤,满是疲倦的叹了一口后,跟师弟蔡朱对视了一下。
蔡朱看了一眼那高度专注工作的老师姜浩,也疲惫的叹了一口气。
跟着这样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年轻导师读书,真的很累人。
而且,他们完全是在跟着老师姜浩探索一种全新的领域,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但要学习,还要跟着老师一起创造。
当然,极度的付出背后,是极高的成果。
蔡朱有两篇数学论文已经被《jhsx讲义》收录了,他在泛函分析领域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了,同时作为“空研106小组”的组员,他在国内航空领域的科研成果也是很突出的。
蔡朱的母校国防科大早已经给蔡朱抛来了“橄榄枝”,只要他从姜浩这里一毕业,他直接就是国防科大的正教授。
作为姜浩“开门弟子”的汪廷政也成绩斐然,那本《jhsx讲义》也收录一篇他写的关于数论的创新论文。
而且让汪廷政觉得有点好笑的是,他分明是跟着姜浩来学数学的,他现在反而在经济学界混的风生水起的,一些重大的国际经济会议都开始给他发邀请函了、央视的新闻里都开始播报他对经济的分析和看法了。
汪廷政的职业规划原本是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的,但是他已经收到很多次央行、财政部,以及银保监会的邀请了。
央行最新的《关于对配合推动姜发集团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案》,以及《关于增加拼多多国际贸易结案中人民币的份额》两份行动方案中一些精准的国际金融操作,都是汪廷政操刀写的。
不论是央行,还是财政部、银保监会,都在抢着要汪廷政。
这让汪廷政原本在数学道路上探索的决心也动摇了,但不论怎样,他的未来都是灿烂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