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浩瀚”航空发动机项目
跟程实英简单碰面后,姜浩走进了会议室,“空研106小组”召开了姜浩回国后的第一次会议。
而参加这场会议的,已经不仅仅是“空研106小组”原本那十五名组员了,此刻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他们是秘密来自全国各航空研究院的核心研究员和相关高校的教授学者。
面对这么多的与会者,尤其看着大家热切的目光,姜浩倒是有点紧张了。
这些人默默无闻,看起来很平凡,但是正是这些人,撑起了华夏的天空国防。
现在华夏的航空国防领域可能不太出彩,但是从2024重生回来的姜浩知道,在这些人努力下,未来华夏的空军会有多么的出彩。
顺利结束的“空研106小组”会议,一方面确认了“姜浩数学”在航空以及航天领域的应用性;
另一方面,也确定了一个新的航空发动机项目——“浩瀚项目”。
“浩瀚项目”的总设计师是一位公开资料查不到的院士,这位院士也是空军将军,姜浩也只见过这位将军几次。
姜浩、程实英是“浩瀚项目”的副总设计师,姜浩负责该项目的数学;程实英带队负责该项目的具体工作。
而此外,参加这个项目的不仅仅有航空发动机的科研人员,另外还有航天领域的科研人员,以及“火箭军”领域的科研人员,而他们更多是通过这个项目来学习的。
同时,姜浩也成为了“战-10”优化项目的副总设计师,这个优化项目就是“战-10”对“浩瀚发动机”的匹配实验。
再同时,姜浩也加入了“战-20”项目,“浩瀚发动机”在“战-10”上的匹配实验顺利完成后,姜浩会参加该型号发动机在“战-20”上的应用工作。
随着姜浩加入了这么多的课题项目,他自然而然的也就变得忙碌了起来,每天等待他签字各种审批都浩如烟海。
在各个项目里,姜浩虽然都是“副总师”的身份,但是他这个“副总师”要比“总师”话语权都高、处理的事情都要多。
因为姜浩负责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还需要兼顾各方,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这次项目,在国内航空军工领域,建立起一个能接受“姜浩数学”思维的研发体系。
之前,华夏的研发体系深受苏联影响,是“苏式”体系;原本整个研发体系正在慢慢朝着“西式”体系学习,而现在姜浩的出现,一种“华夏”科研体系正在逐渐建立。
“浩哥!”
姜浩正在书房里做项目审批报表呢,有人走进了他的小四合院喊了一句。
姜浩没抬头,听声音就知道是霍尧文来了。
原本周涛和霍尧文是喊姜浩“耗子”这个外号的,只有沙飞扬喊姜浩“浩哥”。
而现在,连周涛和霍尧文也不敢喊姜浩“耗子”了。
被人喊外号的时候,姜浩有点烦;
现在没有人再喊他的外号了,姜浩又有一种跟好友拉开距离的空落落的感觉。
最近不论是谁都很忙,所以姜浩见到霍尧文后还是很高兴的,笑着开口问道:“哎呀,好久不见啊!”
霍尧文自己拉开了姜浩家的冰箱,拿了一罐饮料喝了一口,然后对姜浩吐槽道:“现在要见你一面是真难,你知道外面的人为了见你一面,开出什么价格了吗?”
姜浩笑了笑,对此他也有所耳闻,毕竟他不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且还是世界首富,他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是很大。
“谁要见面我。”姜浩也喝了一口饮料,笑着对霍尧文开口:
“一个电脑行业的大佬,你肯定听过,连想科技的老板刘想。”
“另一个嘛,不太出名,是主要做通讯的叫做华威,他们的老板也想见你,而且为见你拿出的诚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