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他们做脏活,总不能让他们只用人命去填,总要让他们的刀剑更利一点。
这都是他们用三部之地换来的。两天之后,离得更近的叶赫部也来了,来的却是布扬古。
“纳林布禄呢?老到走不动了?”
布扬古看着这杀父仇人哼了一声,但并没有多说话。
纳林布禄从大明回到部中之后,确实病重了。
他以老迈之躯跋涉去大明,又带着沉重的任务回到部族,要说服部族中这么多权贵本身就不容易。
现在,布扬古主持了前往哈达部的任务,已经接过部族大权。
袁可立和麻贵都在,看了他们两家之后说道:“天寒地冻,早日把事情说好吧,你们部族中都事务繁多。陛下旨意,两部接旨!”
努尔哈赤和布扬古都在帐中跪了下来。
旨意内容是冠冕堂皇的。明明是大明的谋划,但说成是他们建州与海西女真各部争战不休,以致百姓流离失所,千里跋涉到大明边关就食。
大明出于怜悯之心,特严辞训诫建州部和叶赫部罢兵。
为免以后再起纷争,大明收回原先给哈达部、辉发部、乌拉部的敕书,三部之地重新设实授军卫驻守,分割两部领地。
原先一千四百九十八道敕书,如今根据实际情况改为一千三百道,建州部八百道,叶赫部五百道。
两部与大明贡贸,各设边市,互不侵扰。
这些都是之前在朝觐时就说好的,努尔哈赤和叶赫部都领旨谢恩。
原先,海西四部共有敕书九百九十九道,但其中名义上属于叶赫部的只有三百道,剩下六百九十九道是哈达部的,这也是哈达部原先更强,并且在女真各部之中成为被左右夹击目标的原因。
后来几经变化,建州部实际已经控制大部分敕书。
现在总额发生了变化,建州部的敕书减少了,叶赫部的敕书变多了,但努尔哈赤并没有不满。
贡贸的规则早就已经改变,不再是每道敕书都能稳定获得二十两银子。
敕书除了用来分赏给麾下诸部,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凭此去边市进行交易。
能获利多少,纯粹看能带去多少物资,敕书数量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敕书少了一些,但只要大明能够信守承诺,努尔哈赤更宁愿好好消化这一次收服的两部青壮,把精力投入到建国称王当中去。
能到那一步,就不需要靠敕书了。
对叶赫部来说,实际控制的敕书从三百道提高到五百道,这当然能体现大明对他们的扶助之意。
最重要的是,大明实际上是介入了女真各部的纷争,制止了建州对叶赫部的下一步行动,给了叶赫部喘息之机。
袁可立宣读完旨意,然后就坐下来说道:“再说你们都关心的贡贸细则吧。陛下有旨,铁器,可以。但数量,价格,要说好。寻常铁锅、犁锄、上好精铁,都要用金银铜来换。”
努尔哈赤心情一沉:“袁大人,鄙族贫弱,恐怕难凑足那么多金银铜。”
“能开这禁已是天恩,你们要铁做什么,大明君臣都是心知肚明的。如何凑这些金银铜来买,那只能你们自己想,贡贸获利就是一个法子。”
努尔哈赤沉默不语。
如今,主要是用各部物产从大明换来一些必须的生活物资。
以前还能换得一些走私的铁器,但自从泰昌元年辽东换了抚按和总兵官,这方面是越来越难了,这两年更近乎绝迹。
换来的生活物资除了部族内的权贵们享用,当然还有剩下的卖给诸申,总体而言确实仍是获利,通过这种方式提供着部族之内除了阿勒班之外的财力。
但如果只能用金银铜才能换来大量铁器,那就意味着要提高阿勒班的数量,让部族获得更多货物。先从大明商人那里换来必须的生活物资,再换得一部分金银铜,又转而向大明换来这些铁器。
金银铜,大家都缺。
但铁器更重要。男无铧铁、女无针线,这是大明和朝鲜都对女真贸易禁铁的影响。
虽然以前能从大明和朝鲜边军手中购得一些铁器,但对已经开始一统步伐的建州部来说远远不够。
七年以前,努尔哈赤已经下定决心在建州炒铁,开金银矿,烧造砖瓦。
这件事进展缓慢。
除了这些途径,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去抢了。
努尔哈赤看着袁可立:大明在用这种方式催促他们快些行动吧?
叶赫部去西边的科尔沁和喀喇沁、朵颜诸部抢,建州部去野人女真、朝鲜那边抢。
耗费部族儿郎的性命抢来的金银铜,换来了铁器锤造成新的刀、箭,再进一步消耗在战场之上。
努尔哈赤听着北面的喧闹工地,心里默默下定了决心。
朝鲜总归也有不少能工巧匠。
大明的百姓,他不敢明目张胆的掳掠,甚至要屡屡送归汉民来表达他对大明的忠顺。
但既然大明对昔日援手过的朝鲜有了新的态度,那也顾不得了。
打不过大明,还打不过正在内乱中的朝鲜吗?
恐怕春暖开之时,明军就要正式在宣大和蓟辽北面动手了。
建州不能停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