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的气候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今年的确有些反常,比平时热一些,往年这个时候,旧金山的气候是比较宜人的,很适合出游。”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终于进入到正题。“戈德瓦塞尔教授,关于零知识证明,你是专家,我写了一篇关于零知识交互证明的论文,希望你可以指导一下。”
张伟说着,将论文递给了戈德瓦塞尔。
“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戈德瓦塞尔看了看标题,随后开口问道:“张,你应该不急着等我回复吧?”
“不着急,你慢慢看。”张伟立刻说道。
“那就好,我会仔细看的。”戈德瓦塞尔点了点头。
论文已经递上去,张伟也没有多逗留,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直接离开了。
送走了张伟,戈德瓦塞尔看了看那篇论文,却只是轻蔑的笑了笑。她并不觉得这篇论文里会有很实质性的内容。
作为伯克利计算机系的教授,又是密码学的权威专家,平时有很多人讨好戈德瓦塞尔。
而讨好一位学术大牛,最好的方式不是给钱,也不是卖屁股色诱,而是写论文!
对于世界顶级的学者而言,钱是什么东西?女人(男人)又是什么东西?下半身爽一发,哪有成功完成一次实验有成就感?
诚然也有很多顶级学者贪财好色,但大多数的顶级学者,都是醉心于科研的,否则也成不了世界顶级。
那些想讨好学术大牛的人,肯定也要投其所好,在学术层面上下功夫。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跟这位学术大牛的研究有一定的关联,然后在其中再引用一下学术大牛的研究成果,最后再拿着这篇论文来找学术大牛请教。
学术大牛一看,原来你的研究方向跟我相同,而且你还熟读我的著作,是我的忠实粉丝,对你的好感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就好像张雪峰老师讲的那个故事,一位同学去参加研究生面试,临结束的时候同学问了个问题:
教授,你在某某期刊上发表的某某文章,其中某某这一段我不太明白,能给我解释一下么?
面试的教授顿时一脸笑容:这个问题,等开学以后,你来办公室,我再详细给你解答!
做学问的都是这个德行,对于看自己作品的人,无条件的好感度+1。
过关不也天天管你们这些钱订阅的书友叫“爸爸”么!
戈德瓦塞尔教授就经常收到这种“论文”讨好。
伯克利的学生,又或者是其他学校的学生,拿着一篇论文,找戈德瓦塞尔请教,而其中有很多对于她曾经研究成果的引述,又或者这篇干脆就是在研究她曾经的成果。
所以当看到张伟这篇《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时,戈德瓦塞尔本能的以为,这又是一篇讨好她的论文。
“看来这个来自中国的张,也希望未来能够到伯克利计算机系读研究所吧!”戈德瓦塞尔心中暗道。
来伯克利计算机系读研究生,拿个硕士学位,去微软谷歌苹果当工程师,实现美国梦,这是全世界普通年轻人的理想。
“看看你都写了些啥吧!希望不是一无是处!”
戈德瓦塞尔翻开了张伟的论文,开头的引言简单的介绍了零知识证明的概念,然后阐述了传统交互式零知识证明的限制。
在戈德瓦塞尔看来,这是一个很公式般的开头,大概就像是讲故事时的“很久很久以前”,完全没啥亮点。
继续看下去,下一段讲述了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的构造。其中有一部分是介绍,如何将计算机问题编码为二次算数程序,然后再将二次算数程序应用到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中,包括使用随机化和同态加密技术生成简介的证明。
看完这一段内容,戈德瓦塞尔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用二次算数程序,来实现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利用公共参考字符串,来确保证明的安全性和非交互性,有点意思啊!”
戈德瓦塞尔仔细的思考起来,片刻后,他得出了结论,这种方法真的可行!
“之前张伟说,他对零知识证明感兴趣,我还以为他说的是客套话,没想到他还真的对这方面有所研究!就凭这一段论文,他来申请我的研究生,我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戈德瓦塞尔继续看下一段内容,一个词组突然映入到她的视线中。
“knowledge assumption!”
下一秒,戈德瓦塞尔的表情空前的凝重起来。
第二章送到,感谢各位爸爸订阅!之前我写伯克利计算机系的时候,有人说我水,说我凑字数,现在知道了吧,这是伏笔。
我们这些老年作者,跟现在年轻作者不一样,现在的很多作品主打一个好噱头,不会去设置什么长线的,我们那个时代写出来的作者,很多都喜欢挖坑,然后挖坑不填。
过关的书里面,但凡有名字的登场人物,基本都是有用的。所以也建议各位书友尽量不要跳订,要不然后面回收伏笔,或者回收梗的时候,就看不懂了。最后求波月票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