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皮痒痒,欠抽!(求订阅)
交换生的下一项日程,是去参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真正牌面。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位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后山,是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之一,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具体则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负责运营。
自从成立以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贡献数百项世界顶级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的科研成果,真的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比如原子弹,便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奥本海默,当时就是伯克利的教授,曼哈顿计划能够成功,也得益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技术支持。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虽然不对外开放,但会经常举办一些公开活动和讲座,相关的学者也可以提出参观的申请。
另外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是有特权的,一般集体性质的参观,申请都会通过。
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外围逛悠了一圈后,交换生们换上了白大褂,穿上了鞋套,带上了发套和口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实验区域。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设备,当然也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的先进设备和实验方法,都是各位在自己的母校里从未见过的。
所以一会儿参观的时候,大家在未经允许之下,请不要触碰任何的设备,也不要进入到做实验的区域,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如果有问题的话,也非常欢迎大家踊跃提问,我们是学术研究机构,很乐意解答各位的困惑!”
连续参观了两个试验区以后,众人来到了第三个实验室。
前面一个被透明玻璃密封住的试验台,正面有几个圆形的洞,每个洞里面都镶嵌着硅胶手套,操作员直接将手伸进硅胶手套里,就可以隔着透明玻璃进行操作。
而在旁边,则是一排电脑,上面显示着各种数据,以及图像。
“周,这些是来参观的交换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讲解员冲着一个研究员喊道。
只见一名女性走了过来,她个子不高,带着口罩和护目镜,看不清楚面容,但能分辨出是个亚裔黄种人。再结合她姓周,大概率是个华人。
“大家好,我是这里的助理研究员,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微生物的成像实验。”
女子一开口,张伟就猜出来,她肯定是个华人,而且还是在中国接受过教育的,不是那种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香蕉人。
中国留学生和华裔香蕉人,在语音语调和说法方式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
很多我们认为语法和结构都没错的句子,在外国人听起来,会觉得怪怪的。
就比如我们教材里写的,“how are you?”“i am fine。thank you, and you?”“i am fine, too。”
美国人在日常交流中,哪有人闲着蛋疼会这么说!你这么说,人家以为你是神经病呢!
在语音语调方面,即便留学生的英语能达到纯美音或者纯伦敦腔的水平,但是通过很多音调的发音,美国人仍然能分辨出伱是移民,而不是香蕉人。
大部分在美国英国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人,是达不到纯美音或纯伦敦腔水平的。
这位姓周的女助理研究员就是如此,虽然他的英语很流利,但只需听语调就能判断出,是从中国来的。
女助理研究员接着介绍起了正在进行的微生物成像实验,能把这个实验展示给众人,估计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实验。
“在今天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不知道同学中有没有人认识这种技术?我提示一下啊,这项技术与电离技术有关。”女助理研究员瞬间化身成讲师。
“是不是desi技术?”一个声音响起,说话的正是黄准基。
“这位同学回答正确,我们现在使用的,正是desi技术!”助理研究员点了点头。
黄准基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女助理研究员则接着问道:“desi技术是最近才刚刚发布的新技术,这位同学是怎么知道的?”
“我的父亲是韩国首尔大学生物学教授黄禹锡!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虽然desi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对我父亲而言,并不陌生,我曾听他提起过这种技术,所以知道一些。”黄准基一副傲然的表情。
“原来黄禹锡教授是你父亲!”助理研究员恍然般的点了点头,她也是研究生物领域的,听过黄禹锡的名头。
看到黄准基又嘚瑟起来了,叶浩天不屑的撇了撇嘴,低声说道;“那个desi技术是什么东西?”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张伟低声答道。
“你知道,你刚才怎么不说?让那个韩国棒子抢了风头!”
“光留意溶剂了!他们用的溶剂好像有些问题。”
“你说什么?他们用的溶剂有问题!”叶浩天故意用英语,很大声的重复了张伟的这段话。
叶浩天的这一嗓子,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伟。
黄准基更是皱起了眉头,怎么哪里都有你!
……
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是一种质谱离子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分子量为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生物大分子可以方便、灵敏、快速和准确地用质谱技术检测。
这种技术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不仅仅是生物科学领域,在环境科学、食品安全、材料科学、药学,乃至司法鉴定,都有应用。
解吸电喷雾电离是普渡大学教授罗伯特·格雷厄姆·库克斯,在2004年发明的,所以在当时还是一种新技术。
即便是在美国,也只有顶尖的学府和实验室,才配备了这项技术,其他国家应该还没有引进。
从这方面看,黄准基还是挺有见识的,竟然认识这种新技术。
而他的父亲黄禹锡,也不愧是韩国国宝级的科学家,带领的科研团队还是有实力的,能够接触到这种新技术。
作为重生者的张伟,对于解吸电喷雾电离却非常的熟悉。而这就要从上辈子说起了。
上辈子的张伟,高考只过了二本线,便报考了家乡的一所大学。由于分数不上不下的,好专业肯定是没得挑,又不想服从调剂去差的专业,最终便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当时可没有张雪峰老师这种报志愿明灯,普通人获取不到很广泛的信息,对于陌生的专业,只能凭感觉瞎报。